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依托“克隆”技术,中江丹参“华丽转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依托“克隆”技术,中江丹参“华丽转身”

引用
1
来源
1.
http://cbgc.scol.com.cn/news/5024943

5月20日,中江丹参组培无菌克隆苗炼苗移栽验收会在四川中江县举行。专家组成员走进种苗繁育大棚,看到一垄垄绿油油的丹参苗,不禁赞叹道:“这个苗子长得好哦!”前来参加观摩学习的苦中康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通过组培苗种植丹参。

四川农业大学张利教授介绍,传统根段栽培通常是在冬季采挖时即挖即种,有常规的育苗和移栽时间。而组培苗种植随时有苗,在温度适宜的春秋季都可以进行移栽。而且组培苗种植的药材品质更好、产量也会更高。

技术攻坚 助力品质与产量提升

丹参作为在中江县种植了300多年的经济作物,根据行业统计,中江县常年种植面积约4.5万亩,产量(干品)1.03万吨,种植业总产值2.57亿元,已是当地助农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中江丹参的种植并非一直是一帆风顺的。记者了解到,2020年组培苗技术在中江研发推广应用前,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种根带病,丹参抗逆性严重降低,药材品质每况愈下,产量大面积降低,种植户积极性下降,中江丹参产业发展受限,亟待从源头对中江丹参进行提纯复壮。

针对这一情况,张利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了对中江丹参良种高效繁育的技术攻关,最终取得“川丹参组培快繁”以及“茎尖脱毒再生”两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优质克隆苗-优质良种-优质生产苗”3级高效繁育技术。并通过校地企合作,构建了川丹参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实现了川丹参茎尖脱毒组培苗工厂的生产、示范与推广应用,最终种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亩增产达30%以上。

科企联手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虽然采用丹参组培苗种植具有药材品质好、产量高等诸多优势,但与传统根段种植相比,种植成本较高,导致种植户自行购买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江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定向招标形式,与张利团队建立了《中江县道地药材品种培优科研攻关项目》合作关系,并通过广泛征集的形式,公开招募了当地企业与项目组组建技术攻关团队,联合开展中江丹参组培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攻关,让中江丹参组培苗在中江本土实现规模化生产。


企业员工开展学习。

5月20日,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园区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项目团队炼苗移栽无菌克隆苗成活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张利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杨瑞武教授、廖进秋副教授、姜媛媛副教授和邓雪雪老师参加了验收会。通过现场测算,专家组验收炼苗移栽成活的丹参克隆苗19255株,无菌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


验收组和川农大专家合影。

“通过我们手把手教学,和企业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无菌苗克隆苗炼苗移栽后的成活情况来看,成效初见。”张利教授说。


对炼苗移栽无菌克隆苗成活情况进行验收测量。

加入技术攻关团队的四川省天府神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过试管炼苗后移栽到大田,丹参苗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有所提升,根部也更加均匀肥大,丹参干品每亩产量能提升100斤左右。”通过和专家学习取经,他们了解到,炼苗移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湿、降温,特别是应对温度的骤然升高,相关降温措施要及时跟进,管理到位下,炼苗成活率有望达到90%以上。

本文原文来自四川农村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