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元店老板遭遇支付宝诈骗:1980元花呗被刷走,牵出六方主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元店老板遭遇支付宝诈骗:1980元花呗被刷走,牵出六方主体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NU0KMD055698AE.html

近日,沈阳一元店老板贾先生在安装支付宝"碰一下"设备时遭遇诈骗,被刷走1980元花呗额度,并被办理了12期分期付款。这一事件不仅让贾先生深感困惑与无奈,也引发了人们对支付安全与服务商管理的深刻反思。

在沈阳市辽中区经营 "一元店" 的贾先生如往常一样在店内忙碌着营业。中午时分,三名身着印有 "支付宝" 标识蓝色马甲、提着带有 "支付宝" 字样布包的男子走进了他的店铺。他们自称是支付宝的工作人员,此次前来是为贾先生店内的收款设备进行免费 "升级",安装 "碰一下" 设备。不仅如此,他们还向贾先生承诺,使用该设备收款,每月若达到一定笔数,商家将获得 "返利"。这看似诱人的条件,加上他们全身醒目的 "支付宝" 标识,让贾先生没有丝毫怀疑。

这三名男子要求贾先生同时安装两台所谓的 "碰一下" 收款设备,声称一台是主机,一台是副机,但实际上两台机器并无本质差别,均可单独使用。在安装设备和办理手续的近一个小时里,他们多次使用贾先生的手机进行操作,由于贾先生认为这是 "支付宝" 的正常规定流程,便毫无戒备地配合他们进行了面部识别、验证码输入、扫码等一系列操作。就在他们操作完离开后,贾先生却惊异地发现自己的 "花呗" 被支付了 1980 元,并且还被办理了 12 期的分期付款,从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1 月,每月需通过支付宝还款 165 元。

通过店内视频录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当日下午 1 时 36 分,对方拿着贾先生手机进行操作,并用自己手机扫了贾先生的手机,这 1980 元就是在此时通过贾先生的 "花呗" 支付给了对方。在办理过程中,还有更离奇的事情发生。当对方要求贾先生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进行拍照上传,而贾先生表示银行卡没在身边时,对方竟然用贾先生提供的卡号 P 图做了一张银行卡的照片,并且用微信将卡号发给他人后,很快就收到了一张带有贾先生卡号的银行卡图片,随后使用这张 P 图的银行卡照片进行上传,审核居然顺利通过了。贾先生手机内的交易记录显示,1980 元通过 "花呗" 支付的收款方为 "沈阳市信兴科技九号商业服务店",但记者经查询却并未发现该名称的工商登记信息。

蚂蚁集团在得知此事后迅速作出回应。蚂蚁集团公关部东北大区的工作人员表示,"支付宝" 对 "碰一下" 所有签约服务商有着极为严格的管理要求,明确规定他们不能以支付宝员工名义去推广技术或者设备,而且根本不存在带有支付宝 Logo 的工装和马甲。该工作人员坚定地指出,根据这些违规操作细节可以判断,上门的三名男子肯定不是支付宝及签约服务商的工作人员。蚂蚁集团表示将先进行自查,如果是服务商的违规行为,必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给商户一个满意的交代;若并非服务商行为,也愿意协助商户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在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之际,奇怪的事情接踵而至。12 月 3 日,贾先生没有接到 "支付宝" 方核实情况的电话,却先后接到了两家不同公司的来电,且均提出要为他退还此前通过 "花呗" 支付的 1980 元。其中一个是来自深圳的座机电话,对方自称 "汇来掌柜" 客服人员;另一个是属地为大连的手机号码,对方自称是 "碰一下" 业务的第三方公司。自称 "汇来掌柜" 客服的深圳来电表示,将给贾先生银行卡直接转账 1980 元,当贾先生提出 "花呗" 上还因此产生了 148.5 元的利息需要支付时,对方表示需向上级汇报后再联系。而属地为大连的手机号来电的自称 "碰一下" 第三方公司的人员则表示,在 5 个工作日内,会由业务员上门为贾先生全额退款,同时取回两台 "碰一下" 支付设备,但前提是贾先生 "不能再投诉"。

这一系列复杂的情况让贾先生愈发困惑。经过进一步了解,自称是 "碰一下" 第三方线下代理公司的是哈尔滨某科技有限公司,其称上面还有一家 "某盛支付" 与 "支付宝" 有合作协议,"汇来掌柜" 也是与 "某盛支付" 有关联的 "二方公司"。但该公司提供的与贾先生的业务合同照片上的公章却是肇东市信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贾先生 "花呗" 支付的收款方 "沈阳市信兴科技九号商业服务店" 又不一致。至此在贾先生这起糊里糊涂欠下网债的 "免费" 业务事件中,已牵扯出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六方主体。贾先生不禁发出疑问:"到底谁是‘支付宝’签约服务商?‘支付宝’业务推广是不是被层层转包了?" 他表示,当天业务员从未清楚向自己表明真正的身份,自己完全是因为对方工装上明显的标识才认定其为 "支付宝" 的工作人员。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刘强律师针对此事发表了专业看法。他指出对于代理公司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支付宝有权依据合同条款对其进行约束。例如,支付宝明确禁止穿着和使用带有其字样的工装和用品,若代理公司工作人员自行购置工装等进行推广活动,从而误导他人,支付宝可对代理公司进行处罚,如罚款、取消代理权等。在这起事件中,三名男子身着印有 "支付宝" 标识的工装上门推广,致使贾先生产生错误认识,并配合其进行操作,贾先生的处分行为并非出于真实意愿,三名男子所在公司的行为涉嫌构成欺诈。

贾先生发现自己花呗被刷走 1980 元后,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相关合同予以撤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贾先生可向法院或仲裁委申请撤销该合同,并要求对方返还被刷走的 1980 元及产生的利息 148.5 元。

贾先生无奈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小商户,面对身着 "支付宝" 衣服、提供 "支付宝" 相关设备、办理 "支付宝" 业务的人,普通老百姓根本难以分辨真假。他原本是出于对支付宝这个大品牌的信任才同意安装设备,没想到却遭遇如此麻烦。他担忧地说,支付宝作为全国性的大公司,拥有国家颁发的金融牌照,在推广新设备过程中管理却如此松散,导致真假难辨,让商户遭受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会让老百姓对这种支付方式失去信任,不敢再放心地进行买卖消费,长此以往,将对整个商业环境和支付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这起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支付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支付安全与服务商管理必须同步跟进。相关企业应加强对签约服务商的监管,规范推广流程,确保商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商户和消费者自身也需提高警惕,增强对各类支付骗局的识别能力,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有序、信任的支付环境,推动数字支付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