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针灸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姜汁、植物油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调成糊状,贴敷于患者体表或穴位,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无创无痛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
作用机理
清代名医徐灵胎认为:“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通过腧穴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经络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中医特色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辩证选穴:大椎穴、肺俞穴、膻中穴、天突穴、定喘穴等。
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腹泻、呕吐、乏力、厌食、食积等疾病。辩证选穴: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脾俞穴、足三里穴等。
妇产科疾病
宫寒、痛经、带下量多、产后子宫修复不良、产后身痛等疾病。辩证选穴: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血海穴、带脉穴等。
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水肿等疾病。辩证选穴:肾俞穴、膀胱俞穴、中极穴、气海穴、涌泉穴等。
风湿骨病
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辩证选穴:颈百劳、肩井、肩髎、曲池、委中、膝眼、阳陵泉、阿是穴等。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儿童及孕妇慎用,对药物过敏者禁用;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及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者,严重荨麻疹患者不宜贴敷。
(2)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小儿贴药时间为0.52小时。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注意贴敷时间的掌握,若出现皮肤过敏,应及时妥善对症处理。
(3)贴敷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烟酒、少食辛辣、生冷食品;少食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虾、螃蟹等);避免贴敷部位空调直吹,影响治疗效果。
不适宜贴敷的情况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过敏及特殊体质和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病、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和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