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北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北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5715164657651372.html

东北二人转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这种独特的唱腔体系不仅体现了东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人转唱腔体系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采用了曲牌联缀的形式,积累了约三百多支曲牌,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五十六支。这些曲牌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这些曲牌中,大部分具有明显的民歌特质,许多曲牌中都会使用“哎嗨哎嗨呦”、“依呀那呀嗨”、“那呀依呀嗨”、“那哈嗨”等常用的“垫字”。行内人士总结称,这就是所谓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这种唱腔形式不仅富有地方特色,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诗赋弦”演唱形式

二人转的“诗赋弦”演唱形式,是研究曲艺、戏曲及其演变过程的重要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痕迹,更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传承。在“诗赋弦”的整个活动中,充满了浓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底蕴,包含了丰富的民俗色彩,这使得它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

这些唱腔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欢乐,更承载着东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