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养生口诀,轻松养生防病,健康常伴
14个养生口诀,轻松养生防病,健康常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往往忽视了身体的健康。其实,养生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实现健康养生。今天,就为大家分享14个养生口诀,照着做,养生防病其实很简单!
养眼——常向远处望
现代人被电子产品包围,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不仅眼睛干涩、疲劳,还容易耗损肝血。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脏息息相关。因此,建议每看电子产品1小时,就让眼睛休息5分钟。你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或者站在窗前眺望远方,让眼睛得到放松和调节。这样不仅能缓解眼睛疲劳,还能保护肝脏健康。
养脑——多活动手指
“十指连心”,其实经常活动双手,也能很好地锻炼大脑。中医有“手脑相通”的说法,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和记忆力。每天可以搓揉一下手指,按按掌心的劳宫穴,或者在桌面上模仿弹钢琴的样子。这些简单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肩颈健康,还能活动大脑,预防老年痴呆。
养心——经常拍肘窝
中医有“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的说法。肘窝是人体经络密集的部位,拍打肘窝可以刺激经络,帮助排出心肺的邪气。每天早晚拍打肘窝各100次左右,力度适中,以感到微微酸痛为宜。这样对于保养心脏、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好处。
养肝——经常伸懒腰
伸懒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伸懒腰的动作有点像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可以帮助调理三焦,包括胃、肝、胆等脏腑。伸懒腰时,双手向上托举,同时深呼吸,有助于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同时,伸懒腰还能很好地伸展脊柱,缓解久坐带来的腰酸背痛。
养脾——经常揉肚子
揉腹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腹部是脾胃经循行的部位,揉腹可以疏通中焦、疏通脾胃经。每天饭后一小时,用手掌顺时针揉肚子30次左右,力度适中。这样不仅能疏通脾胃,还有助于消化、预防便秘。
养肺——多练深呼吸
肺部喜欢多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排出肺部废气,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部的免疫功能。在做深呼吸的同时,不妨用空掌拍打肩膀前侧的云门穴,这个穴位是肺经的起始点,拍打云门穴有助于疏通肺经、增强肺功能。
养肾——常练踮脚尖
脚底有我们重要的涌泉穴,这个穴位是肾经的起始点。每天坚持踮脚走路5分钟,可以刺激涌泉穴,帮助滋阴养肾。踮脚尖时,脚趾用力抓地,腿部肌肉紧绷,这样不仅能锻炼腿部肌肉,还能增强肾功能。
养筋——经常拉拉筋
中医有“肝主全身筋骨”的说法。肝血充足,筋骨才能强健。每天晚上适当拉拉筋,不仅可以缓解一身疲惫,还有助于养筋经。拉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瑜伽、压腿等。不会拉伸的朋友可以翻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拉筋的详细指导。
养胆——多敲腿外侧
内肝外胆,胆经走身体两侧以及大腿外侧。早上最适合敲打胆经,因为早上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敲打胆经可以帮助阳气升发。每天早上敲打大腿外侧2-3分钟,力度适中,以感到微微酸痛为宜。这样可以疏通胆经、增强胆功能。
养腰——每天多练臀
臀好腰就好。臀部是腰椎的底座,如果底座无力,腰椎就不稳,容易引起腰痛。因此,平时注意多加强臀部肌肉锻炼很重要。女的练臀对盆腔好,可以预防妇科疾病;男的练臀对前列腺好,可以增强性功能。练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深蹲、臀桥等。
养阳——冬日晒暖阳
冬季温度低,阳气升发难。我们可以借助初升的太阳晒背来补阳。背部是人体阳气汇聚的部位,晒背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阳气、增强免疫力。建议在阳光充足的上午9-10点或下午3点晒背,每次晒15-20分钟即可。
养血——子时需深睡
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是肝经当令的时候。如果子时不入睡,肝血难以回流,长期如此会导致气血不足、面色晦暗等问题。因此,一定要睡好子午觉(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和中午11点到1点),让肝血回流、养好气血。
养阴——千万莫熬夜
晚上是养阴的时候,如果晚上不睡觉,心肾不相交、心不入阴,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失眠、多梦、健忘等。因此,晚上尽量在11点就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长期熬夜不仅会导致阴虚火旺、免疫力下降,还会增加患癌风险。
养神——莫让欲扰心
欲望太多容易扰乱心神。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欲望所迷惑,比如追求名牌、追求奢侈品等。其实,衣服够穿、干净整洁就好;食物清淡、能饱腹就好;手机电子产品功能刚需就好。莫让太多欲望占据你的生活,学会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