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兰溪荸荠高产栽培技术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兰溪荸荠高产栽培技术全解析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SE3F9G0525D1BM.html

荸荠,又名马蹄,是一种浅水性宿根草本植物,以其地下膨大球茎作为蔬菜食用,口感清甜,气味宜人,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在浙江省兰溪市,荸荠种植面积近500亩,每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详细介绍兰溪荸荠的高产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到采收的全过程,为种植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1. 品种选择

荸荠性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干旱,全生育期170-190天。兰溪市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266天,光照时数1583.3小时,且当地以砂壤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和土壤条件都较适合荸荠生长。兰溪市种植的荸荠品种主要为本地大红袍荸荠和安徽荸荠。

2. 整地与施肥

荸荠种植应选择表面土层松软、肥沃、阳光充足、温湿度高的砂壤土地块。选定地块后,进行耕耙,并拣除田间枯草、老草,耙平田面待种。最后一次耕耙时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牛羊粪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公斤。耕深20-25厘米,翻耕入泥,耙平泥面。

3. 种子处理

3.1 选种

荸荠利用球茎进行无性繁殖,催芽前需对种荠进行选择。最好选球茎不厚但圆润,表面没有损伤,饱满不干秕,表皮光滑,皮色深褐,大小合适,顶侧芽饱满,较为粗硬,带2-3个芽眼的作种。选好种荠后,摘除种荠顶芽上已萌发出的细弱叶状芽,以便种荠吸水。

3.2 浸种催芽

一般于6月上旬浸种催芽,兰溪市本地种植大户通常采用清水浸种的方式,将种荠直接放入水塘中浸泡4-5天;部分种植户为有效防治秆枯病,在用清水浸种的同时加入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完成后,用清水洗净表面,沥干水分,即可播种。

4. 育苗

播种前做好苗床,苗床宽1.5米,长2.0米,上铺一层细沙,将种荠挨个排放,用细沙覆盖,并搭建荫棚,遮阳网覆盖面为90%-95%。中午光照强,温度高,6月温度可达35℃,需通过每天浇水的方式保持苗床湿润。无需炼苗,苗龄20-30天(苗高20-3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10天,待种荠露白后,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预防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1次。

5. 定植

于6月底7月上旬移栽定植,最迟不晚于7月20日,定植行株距80厘米×80厘米,每亩栽1000穴,每穴定植1株。荸荠大田定植深度一般为10厘米。移栽前3天,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5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除草。

6. 田间管理

6.1 灌水除草

荸荠对水分要求严格,适宜生长在浅水环境中。生长前期,要求田间保持一层薄水,栽植时灌浅水3-5厘米。至11月下旬荸荠充分膨大后方可断水,但仍需保持田间湿润。

定植后,拔除杂草,灌水养苗。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在荸荠分蘖、分株后期除草2次。除非后期田间植株过密,对通风和光线造成一定影响,一般不再下田除草或拔去弱苗,以免踩伤地下匍匐茎。

6.2 追肥

追肥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追肥3次,移栽后20天(7月20日),施第1次分蘖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7公斤;第2次在间隔20天后,观察植株长势情况,如植株长势弱,则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0-15公斤。第3次追肥在9月下旬进行,此时,植株开始结果,此次追肥也被称为壮果肥,可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N-P-K=15-5-20或15-5-25)10-15公斤,以促使荸荠叶色青绿,防止早衰,促进球茎充分膨大且充实。荸荠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轻施追肥。荸荠整个生长过程中,每亩共施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钾在荸荠整个生育期中是不可或缺的,结果期一旦缺钾会导致地上部分不够粗壮,球茎干秕。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

① 秆枯病
偏施氮肥,种植密集的田块,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该病主要为害荸荠茎秆,叶鞘与花器也会受到侵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秆上有黑色斑点的水渍状暗黄色病斑。一般6-7月开始发病,8-9月发病最盛,10月下旬病情减缓,11月逐渐停止为害。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耕翻深埋,并实行2-3年合理轮作,可与水稻、马铃薯、茭白等作物轮作2-3年;清除病株,灭杀病原菌,种植过程中直接使用组培苗;合理施肥和排灌;催芽前,将种球茎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24小时;带药移栽,将秧苗根系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泡18小时;定植后,定期使用药剂喷洒植株,及时对病株喷药;移栽成活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施用次数不超过3次,每隔20天喷1次。

② 白粉病
主要对荸荠的茎秆和花器造成为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茎秆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由于白粉真菌的生长速度迅速,很快会覆盖整条茎秆,造成植株早枯。防治方法:发病后,喷施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3-5天喷1次,连用2-3次。

③ 锈病
主要为害荸荠茎秆。发病初期,表现为茎秆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褪绿斑点,颜色为黄或褐,后长出粉疱,为夏孢子堆,茎秆上布满夏孢子堆时植株易倒伏枯死。主要集中在9-11月发生。防治方法:用40%氟硅唑乳油1000倍液、68.75%噁唑菌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5天喷1次,可用1-2次。

7.2 虫害

白禾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江苏、浙江一带常有发生,发生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主要以第3、4代幼虫为害荸荠,幼虫咬食荸荠茎秆基部,可在茎秆上找到虫孔。剥开荸荠茎秆,可看见虫道,虫道内有虫粪和灰白色幼虫,数天内即可导致茎秆自上而下黄化褐变,直至枯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防治方法:荸荠采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残茬枯茎,并集中烧毁;利用白禾螟成虫趋光性的特性,在田间悬挂诱虫灯诱杀;使用天敌寄生蜂防治白禾螟幼虫;采用化学药剂重点防控第2-3代,及早防控第4代,第2-3代盛孵高峰后2天,使用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期间保持水层,以提高防效;或每次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毫升对水400公斤浇泼,第2-3代卵高峰后1-2天开始用药,间隔7-8天重复用药1次,第4代宜在卵高峰前2-3天用药,定植前2-3天亦应用药防治。


刚移栽的荸荠苗

8. 采收

白露(9月7-9日)后开始形成小球茎,11月底可开始收嫩荸荠,但味淡而不甜,产量较低,不耐贮藏。翌年1月荸荠表皮呈现红黑色,此时果实完全成熟,口感清甜,产量高。成熟的荸荠需在泥下越冬,可根据行情于发芽前陆续采收,分批供应市场。采收不得晚于3月下旬,否则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作种的一般在春节后收获,挑选个大,饱满,没有明显病斑,色泽均匀的作种荠,擦干表面水分,埋入干燥细沙中,放置在阴凉处。采收时排干田水,用镰刀割掉荠秸,边割边采,翌年1月荠秸枯萎后,可直接拔除,用手翻泥摸取采收。荠秸拔除后需及时采收,否则荸荠易腐烂。


兰溪市上华街道荸荠苗期长势

9. 产量和经济效益

采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荸荠年平均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高的可达2500公斤。产地平均批发价6元/公斤,亩产值在12000-15000元,去除生产成本(包括地租、人工费、农资费)7000元,每亩纯收益5000-8000元。如种植户自己采收,不算人工费的话,每亩纯收益可达10000元,效益十分可观。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一般外销到金华周边县市区,以义乌地区为主。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