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涿州张飞庙:三国文化遗址里的忠义传承
保定涿州张飞庙:三国文化遗址里的忠义传承
涿州,这座与《三国演义》有着密切关联的小城,不仅是刘备和张飞的故乡,更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圣地。在这座充满三国文化气息的城市中,张飞庙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张飞庙全景
张飞庙位于涿州忠义店村,虽然规模不大,但其建筑布局和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庙宇主要包括山门、马殿、正殿、享堂和墓冢等建筑,同时还保留了结义亭、张飞古井、洗马潭、饮马槽等历史遗迹和景点。
张飞庙建筑布局
庙宇的匾额上写着“张恒侯庙”四个金色大字,“张恒侯”是张飞的封号。值得注意的是,供奉张飞的寺庙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数量不多,但百姓为张飞建庙的传统却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张飞去世后,这比从北宋时期才开始修建的关羽庙还要早。
张飞庙匾额
庙内的张飞黑色坐像塑造得栩栩如生。塑像展现了张飞敦厚的身材、圆睁的双眼和威严的表情,既体现了书中猛将的形象,又带有一丝独特的卡通感。
张飞塑像
在庙宇内,还有一座桃园三结义纪念碑,设计独特。纪念碑由三道墙体托起一个石雕桃子,墙体上雕刻着刘、关、张三人的脸谱,碑座上则刻有三人的重要事迹。
桃园三结义纪念碑
结义亭内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州街头相遇,因志趣相投而结为异姓兄弟。亭内雕塑生动地展现了三人围桌而坐、举杯畅谈的场景,张飞的豪放性格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结义亭内场景
结义亭雕塑细节
结义亭雕塑细节
张飞古井是庙内一处真实的历史遗迹。据传,张飞家世代从事屠宰业,古井曾被用作猪肉保鲜之用,相当于当时的“冰箱”。自负的张飞在井上加了千斤大石作为盖子,并立下“挪动此盖者白食豕肉”的石碑。
张飞古井
墙壁上的彩绘讲述了“古井藏肉”的故事。张飞加上盖子后,村民纷纷尝试却无人能搬动。后来,关羽成功搬动井盖,将肉分给众人,两人因此“不打不相识”,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比试。
古井藏肉故事彩绘
古井藏肉故事彩绘细节
殿内正中供奉着张飞的塑像,墙壁上则描绘了他一生的猛将事迹。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让人听到了那句经典的“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决一死战”的豪言壮语。
各地都建有不少关公庙,而供奉三弟张飞的地方却少之又少,如果来涿州,这个难得的张飞庙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