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花山岩画:倾听千年前的骆越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花山岩画:倾听千年前的骆越故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3927466_100171987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乘着游船漫游明江,微风缓缓吹过,不远处的花山崖壁上,一幅幅赭红色的画像映入眼帘。


花山岩画局部图。崇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艳玲摄

花山,在壮语中叫作“岜莱”,意思是“有画的山”。狭义的“花山岩画”特指“宁明花山岩画”,广义则指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260多公里的崖壁上的岩画,共包含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其中,宁明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群的核心部分,目前尚存图像1951个,是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实现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

关于花山,宋代李石《续博物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其实,李石说的“鬼影”正是绘制在左江两岸的赭红色画像。

头戴王冠的骆越王、怀孕的王妃、佩刀的女将军……崖壁上布满了各种造型奇特的赭红色“小红人”,记录着从战国到东汉,壮族先民骆越人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讲述着先民们近千年的生活故事,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游客正在观赏花山岩画。崇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艳玲摄

“大家可以仔细看,正上方有一个双腿叉开,腰挂刀剑,双臂高举的‘巨人’,大约有3米多高,当地人认为这个‘巨人’就是骆越王。”讲解员向游客介绍。抬眼望去,只见崖壁上画满了各种赭红色的人像与物像,人像有正面和侧面之分,皆为双臂向上曲举、蹲腿的半蹲式,双臂高举,神情潇洒,类似蛙人,周围还分布着铜鼓、刀、剑、羊角钮钟和野兽等物像。而他们是如何“飞”上半空,在高达数百米的岩壁上画下岩画,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关于绘画的颜料,目前已有定论。经过专家的分析鉴定,发现所使用的颜料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原料——赤铁矿,混合着某种粘接强度很强的胶类植物,这些颜料已渗入岩石中,除非岩石整体剥落,否则画面不会因褪色而消失。但遗憾的是,颜料中是否还有其他成分、是用何种动植物的胶质等诸多细节仍未破解。

站在花山脚下抬头仰望,在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与自然力的破坏后,部分岩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风化溶蚀,有的甚至已从岩体脱落。“我们文物管理所在花山岩画景区安装了一系列监测设备,重点监测花山岩画形态、岩画病害、自然环境以及日常巡查等内容,同时对危岩体和开裂岩体进行加固,让岩画的历史信息得以保存、延续和展示。”宁明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甘宇健说。

近年来,崇左市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原则,开展花山岩画危岩体加固工程项目和花山岩画表面污染物清理工程等项目,整个花山岩画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崇左市不断擦亮花山岩画这张“金名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有效促进花山文化在保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