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I写作没有感情?其实你还不会正确使用它
为什么AI写作没有感情?其实你还不会正确使用它
导读:AI写作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很多人发现AI写出来的东西总是缺乏感情,难以达到人类写作的水平。本文将从AI写作的原理出发,对比分析AI与人类写作的差异,并探讨AI写作的实际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新兴工具。
AI写作的原理
AI 写作的过程主要依赖于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学习。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人类已有的书籍、文章、新闻报道等各种类型的文本,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AI 模型能够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的词语或句子,从而生成文本。它是基于模式识别和数据驱动的方式,所以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AI与人类写作的比较
创造性和独特性
AI 虽然可以生成大量的文本,但往往是基于已有的数据进行模仿和组合。例如,当要求 AI 写一篇关于未来城市的文章时,它给出的是一些常见的描述,比如有高科技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绿色能源环保等,但很难提出全新的概念或想法。
而J.K. 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时,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神奇的魔法世界,充满了各种奇特的生物、神秘的魔法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个世界是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在现实中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依。
真实情感的丰富
即使经过大量数据训练,AI 生成的文章风格也相对较为单一。它可能会模仿某些特定的写作风格,但很难像人类作者那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 AI 生成多少篇不同主题的文章,都很难像不同的人类作家那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它可能在语言表达上较为规范和平淡,缺乏人类写作中的那种情感起伏和个性魅力。
例如,让AI描写关于春夏秋冬的美景,AI只是用一些抽象的语言描绘四季的特征,乍一看很文艺,实则空洞无物,完全没有个人情感色彩。
而人类作者都有自己的读到风格:
-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地坛园中具体景物的描绘,如小路、石凳、大钟和麻雀,来表现四季的变化,充满了诗意和哲思,适合深入阅读和品味。
- 鲁迅的文字犀利深刻,常常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讽刺意味。他的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风格,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了他的个人标志。
- 张爱玲的文字细腻华丽,语言风格独特,不是对人性和情感的洞察是写不出这种文字的,特别是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让人印象深刻。
主观偏见和逻辑性
人类写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个人观点、价值观、经验和情感的影响,从而产生主观偏见。最常见的是关于"穷人该不该要小孩"这个问题,在网上就没有停息过争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AI的回复是这样的:
AI写作的应用场景
AI写专业文稿
AI可以迅速撰写新闻报道、财经分析、产品评测、旅游指南、天气预报、用户手册等稿件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实时事件时。AI在报道事实时可以保持客观,减少主观偏见。
AI内容创作
AI可以提供创意写作的灵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根据用户偏好生成个性化的内容。例如,给AI一段提示词,可以让其生成一段爽文故事:
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为主题,生成一份PPT
AI自动化发布
AI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发布内容,大大节省产出时间,例如小红书批量自动发文助手。
AI教育和学习
AI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线上学习平台。每个老师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线上学习平台,也就是个人app,通过个人app的AI定制任务+老师个人化定制任务,为学员量身定制英语学习计划。
AI做客服
AI可以提供全天候的客户服务,不用休息,迅速响应客户的问题和需求。例如,研究用扣子搭建客服,以博物馆为例,首先创建知识库并导入博物馆的基础数据,如票价和开放时间。接着创建AI机器人,配置语言模型和技能,并在测试满意后发布。选择豆包平台进行发布,登录后即可通过语音或手机app便捷地使用机器人。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工作流,或将机器人集成到企业公众号中。
人类与AI的协作
内容规划与构思
我们可以让AI来生成内容创意和大纲。例如,用下面一段提示词,让AI提供一系列可能的故事线、论点或文章结构,帮助我们快速构思。
数据驱动的写作
在需要大量数据支持的文章时,如市场分析报告,可以利用AI工具自动收集和分析数据,然后基于这些数据撰写报告,节省了手动研究的时间。
语言校对与编辑
AI校对工具如Grammarly可以帮助人类作者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风格问题,提供即时反馈,使作者能够专注于内容创作而非编辑工作。
总结
虽然目前 AI 写作没有感情,也无法完全为人类承担所有工作,但也代表只是暂时的,毕竟AI出来的时间也并不长。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让 AI 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创作出更富有感染力的文本。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AI写作仍然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的内容生产效率,所以永远不要小看AI的力量,这就是我如此用心琢磨AI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