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见儿童居家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见儿童居家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377118175_120058698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孩子们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然而,家中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忽视,一些看似平常的物品和环境可能暗藏危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儿童居家安全问题,包括跌伤跌落、烧烫伤、触电、中毒等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及其处理办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儿童安全。

一项“儿童居家安全”调查显示: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与居家环境情况、家长不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家庭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是:跌伤跌落、烧烫伤、触电、中毒等。今天跟大家说说这些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及其处理办法。

跌伤跌落

相信新闻中很多关于幼儿跌落造成伤害的报道大家都见过,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远,危险往往就在我们身边。造成幼儿跌落的常见原因有:从窗户或阳台上跌落,在地面滑倒,被地板上的玩具或其它物体绊倒,在台阶上摔倒,等等。

预防措施:

1、学龄前期幼儿好奇、好动、自我防范意识淡薄,为防止幼儿坠落,最好在窗口、阳台安装坚固的防护栏。

2、如窗户没有安装防护设施,则不宜将床、沙发、桌椅等有利于幼儿攀爬的家具倚窗摆放。

3、台阶、过道上不要堆放杂物,在地上或孩子摔倒时身体可能接触到的地方不要留置尖锐物、易碎品。

4、在浴缸或淋浴间内装上扶手,卫生间应铺上防漏垫或使用防漏装修材料。

5、当地上有水时,要马上擦干。

6、在对待孩子的安全问题上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睡着了,自己出去一会儿没关系,也许正是你出门时的关门声把孩子吵醒了,孩子醒来见不到大人,容易到窗口、阳台张望寻找,造成跌落。这类事故常有发生。

7、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利用生动形象的情景教育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让一个玩具娃娃从窗口或阳台摔下,玩具娃娃碎了。从这一情景中让幼儿懂得爬高的危险。

tips:

从高处坠落往往容易造成重伤,如:骨折、颅内出血、内脏破裂等,大人千万不要将坠落在地的幼儿马上抱住或抱起,这是极具危险的,很有可能造成部分骨骼错位,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讲清楚事发类型以及目前的状况,保持幼儿跌落后的原状,并将其头部轻轻偏向一侧适当后仰,迅速用手指或其他卫生工具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内、外的血丝、呕吐物及其他异物,以免其气管被堵塞造成窒息。

烧烫伤

对于儿童烧烫伤,往往由于家长缺少对烫伤处理的有关常识,在意外发生后手忙脚乱,以致处理欠妥,走了不少的弯路。

tips:

1、不要在餐桌、茶几、电视机柜等的上面,铺边缘垂下的桌布或台布,以防幼儿拉扯并带下烫的或重的东西,造成意外。

2、让孩子远离热源。热水瓶、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粥锅、火锅等都是危险的热源,这些都应放到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在住房紧张的家庭中,尤其要注意让热源远离孩子。

3、给孩子洗澡时,大人一定要先试水温,以免水温太高烫伤孩子。用澡盆洗澡时,一定要先倒冷水再倒热水,不可先倒热水再加冷水调温度,孩子可能在转瞬间跳入澡盆,或者伸手玩水,导致烫伤。

4、大人炒菜做饭时,最好别让孩子进入厨房。由于油的沸点高,不易祛除,所以热油烫伤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5、时时向孩子灌输安全概念,教育孩子不玩打火机、火柴等。

应急处理:

1、冲:在被烫伤或灼伤处冲冷水。

2、脱:冷水中小心地脱或剪掉伤部的衣物。

3、泡:泡冷水。

4、盖:盖干净的纱布。

5、送:马上送最近处医院急救。

错误做法:

1、在幼儿烫伤后,直接包裹孩子去医院,不及时进行现场处理,致使病情加重。

2、家长自作主张把水泡挤破(无消毒情况下)或在伤口处贴“创口贴”导致伤口的感染。

3、冰块冷敷伤处,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其他油脂。

触电

幼儿好奇、好动、自我防范意识淡薄,预防孩子触电主要靠家长在平时加强教育,同时要加强监管。

tips:

1、电源插座最好安装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危险线路应暗藏布置。如果插座位置较低,则应考虑用适当的家具如桌子、小书柜等加以遮挡。

2、饮水机的电源插座应安装到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不慎将水洒落插座中造成漏电。

3、冬天如用电热毯,使用时一定要检查电热毯是否已过使用期限,检查电热毯额定电压和所用电源的电压是否相同,防止幼儿将锋利的玩具带进被窝,损坏电热毯的绝缘层。

4、遇雷雨天时,不要使用电器,并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电器遭雷击,造成触电或火灾事故。

应急处理:

1、一旦孩子触电,首先要切断电源,可用干燥木棍、竹竿或塑料制品将电源线拔开。如果情况紧急或暂时无法切断电源时,大人应迅速站在干木板上或其它绝缘物体上,直接拉住幼儿的干衣角,将其拖离触电处。

2、若幼儿触电时间较短,属轻微触电,断开电源后幼儿可能会出现惊慌、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此时,大人应看护好幼儿,不能让其走动,应让其平卧并观察幼儿的呼吸、心跳等情况,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如果幼儿触电时间较长,属严重触电,断开电源后幼儿的面色会出现苍白或青紫状,昏迷不醒,甚至停止呼吸。此时,大人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利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促使幼儿恢复正常呼吸。

错误做法:

1、盲目施救。当切断电源后,大人首先不是检查幼儿是否还有呼吸、心跳,而是看见幼儿有什么伤就治什么伤,从而错过呼吸急救的最佳时间。当幼儿还有呼吸但处于昏迷状态时,大人试图让幼儿喝水或喝饮料促使其清醒,导致幼儿突然被呛住或窒息。

2、匆忙移动。幼儿脱离险情后,大人立即抱住幼儿移动位置,改变体位,甚至试图通过摇晃使其清醒。

3、停止急救。当幼儿已停止呼吸,大人对其采取人工呼吸急救较长时间后,仍不见幼儿有呼吸反应,从而停止对幼儿进行急救。正确的做法是:急救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然后由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家用电器防隐患

家用电器,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舒适的同时,也降低了孩子在家中的安全系数。孩子受好奇心驱使,喜欢摆弄、探究家用电器,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向幼儿传授浅显的电器使用知识,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排除家用电器的不安全隐患,确保孩子在家中的安全。

中毒(以杀虫剂为例)

目前家庭广泛使用的杀虫气雾剂、灭蚊片和灭蟑药,大都是采用一种世界公认安全的属于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成分。但这种杀虫成分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明显毒性,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杀虫剂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一个慢性过程,有时要经过十年或几十年才会表现出来。其他一般杀虫剂、农药对人体的毒性就更大了。

预防措施:

1、不让大脑发育还未完善的孩子接触任何杀虫剂,以免对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各种杀虫剂都要放在孩子无法触摸的地方。

2、要尽量节制使用杀虫剂,可用可不用时不用。

3、使用时要尽量减少同杀虫剂接触,不要让孩子在施药房间逗留,半小时后打开门窗,充分通风之后再让孩子进入。

4、不要轻易选择使用毒理、毒性和人畜的毒副作用还未明了的杀虫剂。

5、在厨房使用杀虫剂要加倍小心,切勿污染食品及厨具等。

6、各种杀虫剂都要放置在标志清晰的原来的容器中。

急救措施:

孩子误服杀虫剂,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同时带上杀虫剂样品,便于医生确诊。

儿童家庭意外伤害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如何确保所有父母都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更需要大家的积极的参与,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

参考文献:

1.Raquel S. Barcelos, Bianca Del-Ponte, Iná S. Santos,Interventions to reduce accidents in childhood: a systematic review. Jornal de pediatria,2018,94(4): 351-367.

2.Machin AI,Ngamsuoy A,Pearson P,Collaborative child home injury prevention in Thailand: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Nursing & health sciences,2018,20(2): 206-21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