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谈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比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谈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比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57496.html

杨朔与刘白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杨朔的散文以清逸灵秀见长,犹如"小桥流水";刘白羽的散文则以雄浑壮丽著称,宛如"大江东去"。本文将从思想特色、创作手法、风格以及创作主张四个方面,对这两位作家的散文创作特色进行比较分析。

一、从创作思想特色和角度分析

杨朔的散文创作以表现和歌颂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思想和品质为突出特色。他性格内向,感情蕴藉,因此在作品中常常采用隐而不宣的手法,将感情潜藏在艺术形象之中。例如,在《香山红叶》中,作者通篇描写欣赏红叶的过程,直到结尾才点明主题,表达对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热爱。

相比之下,刘白羽的散文则侧重于为新时代留影,给创业者立传。他被誉为军旅的号手,其散文如同进军的号角和嘹亮的战歌。在《长江三日》中,他通过描写三峡雄浑险峻的自然景观,来歌颂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从创作手法分析

杨朔和刘白羽的散文都追求精神旨趣和观念表达,都采用了托物抒情、借物喻志的手法。但具体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刘白羽的散文多采用客观景观渲染,如《长江三日》中对激流、漩涡的描写,以及《日出》中对红云的描绘。这些看似与人的精神无关的景物描写,实则是为了抒发情感,托物言志,通过自然风光来歌颂人民战胜困难、走向光明的决心。

杨朔的散文则更注重直接抒情,往往在描写一物之后,便坦率地生发出许多感慨,将个人观念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如《雪浪花》中对大海浪花的描写,以及《荔枝蜜》中对蜜蜂的赞美,都是为了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三、从风格特色分析

杨朔散文的"阴柔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静态刻画,如《茶花赋》中对各类梅花、茶花的描写;其次是语言的亲切淡远,如《渔市》中对鱼儿跃出水面的描写;第三是情感细腻、意境含蓄,如《雪浪花》开篇描绘的壮美景象,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创造出令人陶醉的诗的意境。

刘白羽散文的"阳刚之美"则表现在:首先是动态气势,如《长江三日》中对长江壮阔景象的描写;其次是语言的痛快洒脱、刚劲有力,如对船过青滩时波涛汹涌的描写;第三是情感表达的高亢激扬,如《长江三日》中对江流搏斗场景的描写。

四、从创作主张分析

杨朔提出了诗化散文的主张,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很多散文都运用了石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他的散文很讲究艺术结构,追求构思的新颖奇巧,语言清新俊逸,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刘白羽的散文则以融情于景、抒写壮怀激烈为艺术特点。他的散文结构富于变化,格局汪洋恣肆。语言绚丽,声音铿锵,气势雄浑,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