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3258610_121124347

2024年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开始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随后,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发布祝贺信和喜报,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以及普通一本高校。这个榜单的含金量到底如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前世与今生。

什么是"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合作发布的一个科学界影响力榜单。该榜单自2019年开始首次发布,至今已发布了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会根据最新的数据进行更新。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分别关注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和本年度的学术成就。

具体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注意不是WOS的数据库)的引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使用包括总引用量、H指数、HM因子等在内的六种关键因素指标进行打分,从全球约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排名前2%的科学家。

  1. 被引数(Citation Count):这是衡量科学家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指标,它反映了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在评价过程中,会区分自引(自我引用)和他引(他人引用),并提供自引数据。

  2. H指数(H-index):H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用于衡量科学家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一个科学家的H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p-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h次。

  3. HM因子(HM-Index):HM因子是H指数的一个变种,它考虑了合著者对论文引用的贡献,并进行了修正。这个指标旨在更准确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尤其是在多作者合作的论文中。

  4. 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这个指标关注科学家作为第一作者或唯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次数,以评估他们在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个人贡献。

  5. 综合指标(Composite Score,C-score):这是一个综合了上述多个指标的评分系统,用于更全面地评价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

  6. 撤稿量,最新版本的榜单中,还增加了被撤论文的数据以及被撤论文的引用/自引用情况,这进一步提升了榜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含金量

如果仅从发布机构的角度来评判,"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其发布机构比较权威,斯坦福大学、爱思唯尔。斯坦福大学不用多说,是全球顶尖的大学,爱思唯尔成立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出版商,有着悠久的学术出版历史。两者的结合无疑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从来源数据上,那就有待商榷,首先是该榜单基于的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文献量的角度来看,Scopus确实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它是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全球知名的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收录了19000余本来源期刊,涵盖4大门类、27个学科领域,其中包括16,500种同行评审期刊,以及涉及1,200种开放存取的资源。这一庞大的文献量使得Scopus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从质来说,Scopus的质量是远远不及Web of Science,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包含(SCI,SSCI,AHCI,ESCI),Scopus数据库虽然文献量大,但是很多质量较差的普刊也在其中,所以从文献评价质量上来看,其引用评价质量出现操纵门槛大大低于Web of Science。所以其出现操纵引用的风险是较大的。还有一点,是Scopus收录的期刊主要还是英文期刊,中文期刊引用较少,如果做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评价系统,把中文期刊排除在外,小编认为还是有失偏颇的。

从评价标准上,虽然"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六个评价指标较为全面,但是评价维度方面较为单一,忽视了质的评价。"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其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论文的量化评价,对于学术专著的引用,忽略了具有发明性或者革命性的专利的评价等质的评价。还有此评价体系如果只看中量的评价,则在量的评价上基于"权威性"较差的Scopus数据则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