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说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说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7909683_121124705/?pvid=000115_3w_a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概念和特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先秦寓言、历史散文,再到唐代传奇、明清章回小说,中国小说的演变历程见证了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小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体裁的起源和发展。

小说的概念

中国的“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屑的言谈。桓谭《新论》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治家,有可观之辞。”所指的是以事喻理的“短书”。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他所说的也只是托古人、记古事的“街谈巷语”。前面的这些“小说”,都不是后来作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存在的小说概念。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小说最早的起源是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是我国记载上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从它到《神异经》《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其间的发展脉络相互连结。先秦的大量寓言故事和先秦两汉的历史散文在写人、叙事方面的经验,为小说的创作方法提供了借鉴。先秦诸子着述中的寓言,大都是讽喻性的短小故事,是最早的叙事文学形式之一。先秦两汉的历史着作,如《左传》《战国策》与《史记》等,其中大量篇章都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加以了具体生动的叙述、描写,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尤其是《史记》中的人物列传,在描写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些因素,对后代小说的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神仙鬼怪之说盛行,加上佛教的影响,产生了《列异传》《搜神记》《冥祥记》等大量的志怪小说。同时,由于崇尚清谈的结果,还出现了《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志怪、志人小说中的一些篇章,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比较明确的主题和渐趋完整的结构,其内容形式已具备小说雏形。

到了文学艺术普遍比较繁荣的唐代,小说也开始成熟,产生了许多传奇和一些笔记小说。鲁迅认为:“小说也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异,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相较,演讲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人有意识地把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来写,小说的篇幅增长,叙述描写细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有了较丰富的思想内容。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中国小说开始进入自觉的创作阶段。

中国的小说渊源很早,然而成熟较晚。经过没有多少成就的宋元话本阶段,到了明清的章回小说,中国小说才发展到了成熟时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小说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等短篇小说便是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这些作品已大大地拓展了小说的社会生活内容,触及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人生问题,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不朽的人物形象。它们的创作艺术也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五四”以来的小说,把中国的小说推向了新的创作历史阶段。小说创作的观念体现着现代意识:解放思想,光大人性,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及法制等。小说题材丰富、多元,极广阔地表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说创作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但大多数小说依然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