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中的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血常规中的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本文主要讨论了医学检验指标RDW(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定义、临床应用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意义。内容较为专业,适合医学专业人士和对医学检验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普通读者在阅读时应注意,文中提到的很多研究结论和临床应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和应用,不要自行诊断或治疗。
什么是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一个关于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它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RDW最常见的使用方式是与MCV(平均红细胞体积)这个参数一起去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
这里需要思考一个问题:RDW是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一个参数,当RDW增大时,意味着有大的/小的红细胞的存在。正常健康人的红细胞是基本上符合近似正态分布的,那么对于病人发生疾病或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红细胞的新生增多,或者衰老体积增大的红细胞增多时,其临床意义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
RDW参数其实是两个,一个是RDW-CV(变异系数),一个是RDW-SD(标准差),临床使用上以RDW-CV为主。
RDW有什么用?
1. 贫血类型判断
RDW与MCV共同判断贫血类型,这是这个项目最常见的临床应用。此外,在各种血液系统的肿瘤(如毛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等)中,RDW都起到了重要的提示和判断预后的作用。
2. 炎症标志物
RDW可以作为炎症标志物,有研究表明RDW与多种炎症标志物相关,如CRP、IL-6和纤维蛋白原等。炎症反应可引起RDW升高的具体机制可能包括:炎症因子抑制红细胞成熟因子,引起未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炎症因子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铁的生物利用率,抑制骨髓中红细胞前体;炎症反应通过促进红细胞凋亡及吞噬细胞作用等。
有研究显示,RDW可独立预测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高水平的RDW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在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中,将RDW水平纳入APACHE评分,可提高危险分层的准确性。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RDW为14.65%作为是否需要入住ICU的最佳截断值,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0%和46.7%。
3. 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RDW可作为急性脑梗死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可能是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RDW与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相关性,例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高半胱氨酸等。研究表明RDW与人群的血压呈正相关,可能与小血管闭塞性卒中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联性。虽然RDW与卒中的机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RDW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4. 呼吸道疾病
研究表明RDW 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预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即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 RDW<11.45% 为病情严重程度低危;RDW 为 11.45%~14.03%,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危;RDW>14.03%,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为高危。
5. 消化道疾病
研究提示慢性肝病患者的RDW改变可以反映肝病病情和肝功能损害程度。
6. 代谢相关疾病
研究表明RDW对糖尿病合并BSI(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DW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且RDW获取便捷、成本低廉。研究表明RDW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和疗效监测指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受到葡萄糖的高渗作用和毒性作用,体内红细胞异型性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RDW增大。
7. 结缔组织病
研究表明高RDW水平是SLE-PAH(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8. 恶性肿瘤
研究表明,高RDW与肿瘤大小、阳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且高RDW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率低于低RDW患者,RDW≥20%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下降。此外,各种研究也表示了RDW与结直肠癌、肾癌、子宫内膜癌、肝细胞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RDW不多说了,有很多文献,跨越几十年的研究,有的有定论,有的没有定论,还需要各位老师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吧,笔者觉得其如果把RDW看成一个炎症标志物(RDW毕竟是红细胞的参数,炎症怎么会引起红细胞的异常呢?这里原因有很多,可能也很复杂,不过可以想象一下引起红细胞体积改变的原因,不外乎新的红细胞生成或者未成熟的红细胞提前释放,还有就是无效造血等原因引起体积“大/小”的红细胞出现)的话就很好解释这些情况了(毕竟这些疾病其基础反应都是炎症反应,那么RDW与NLR、PLR、CRP等等其实作用是相似的,只是影响的强弱不同),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指标和NLR、PLR一样都是在各个级别医院都可以很容易得到,这个也是要说说这些指标的原因,老话继续吧,对于检验而言细节决定成败,检以求真,验以正德!
说明:由于笔者知识储备有限、经验有限,本文主要是整理以往的资料与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仅供交流、学习与分享使用,原版版权归原作者所用,内容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如有错误请私信笔者,非商业用途,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与笔者联系进行删除操作,谢谢!
参考文献:
- 孙维维.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临床意义分析[J]. 2020.
- 吴诗品,黄自存.慢性肝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7, 1
- 张玲玲,谢有军,詹灵凌.绒毛膜癌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 2019,
- 张星,陈玮琪,王拥军.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7):753-758.
- 曲婧格,钱君岩,黄璨,赵久良,王迁,刘永太,田庄,李梦涛,曾小峰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李婵 刘月娥 雷雪 周晅蒨 上海长海医院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 张旺,曹家兴,刘九洋,等.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J/ CD].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3,17(3):136-142.
- 徐君, 张劼.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 中国医师杂志, 2023, 25(11) : 1668-1672.
- 李瑞,张海蓉. 生物学标志物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2): 155-158.
- 杜贤,李世葵.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
- 徐英, 蒋萍, 杨明金, 彭仕凤.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 18(4): 348-351.
内容来源:ivd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