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理解特种部队和常规突击队的区别
怎样去理解特种部队和常规突击队的区别
军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专业,有步兵、装甲、空降,也有汽修、卫生和仓库管理。
我们说特种部队是军队的精英,只因为他们是通过额外的选拔和大量的培训组成的精锐团体。
然而不是说他们都是神仙和超级战士。
他们和飞行员这个集体一样,必须通过苛刻的选拔,接受系统化的训练,然后才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集体接受了难度更大的选拔和训练,所以他们变得更加专业,更加不可替代,而并不是说有多高大上,有多牛逼。
精锐不是生来精锐,他们只是接受更多的训练,所以需要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仅此而已。
系统化训练
首先要解决的是——谁去接受系统化培训的问题。
这就是选拔的意义。
培训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国家是要提供经费的,但是任何单位的经费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挑选出一部分适合特种部队的人员,然后才让他们接受培训。
这样才能避免培训资源的浪费。从这里开始,就是一个分水岭。
突击队
常规突击队可以从步兵里筛选,接受2-3个月的基本训练,就足以执行大部分任务。
因为他们本身只是更加精锐的常规部队,所以对于很多高水平技能,比如HAHO跳伞,水下爆破,反恐怖,外语等都没有什么要求。
这种突击队包括配属于常规师旅团的各种武装侦察连,隶属于步兵的假“特战单位”,也包括独立的大规模突击力量,比如101和82空降师,某空降军,游骑兵,绝大多数的特战旅等。
这类单位并不需要接受非常专业的培训,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不会很高。
充其量是比步兵跑得更快,打枪更准,会一些基本的攀登、索降,会用手枪,经常需要长途行军,再精锐一点的可能需要具备大规模空投、潜水、泅渡、简单的CQB等技能。
再多,则吃不下了——因为编制体制、训练计划和经费的限制。
而这些能力,基本都是可以在完成基本步兵训练的基础上,再通过2-3个月的时间就能形成的。
这类技能,多是基础技术,常常不需要大规模的资源投入,靠传帮带,以老带新,往往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山头、夺碉堡、守阵地的单位,冲锋在前的敢死队、突击队,但这不是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的选拔更加严苛,和常规突击队的一大区别在于,特种部队在达到身体要求的基础上,还对心智、认知、思维模式乃至智商都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这是因为他们要学习更多、更系统的知识,需要主观能动性,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开放的头脑,这是有门槛的。
培训的环节,是一个很清晰的分水岭。
凡是没有接受过1-2年系统化培训的,都不可能具备特种作战能力。
凡是没有大规模筛选的,都不是特种部队。
比如存在义务兵的单位就不会是特种部队,连基本的步兵技能都没有掌握,更何谈特种作战能力。
另外全世界除了少数第一梯队的特战单位,具备相对全能的技能,大部分特种部队其实也只在自己的专长领域执行任务。
比如绿色贝雷帽更专长非常规战争,海豹突击队更擅长海上任务,PJ负责空降救援,SDU则是专业反恐怖单位。
但是即使是如此,这些单位接受他们所需要的训练,都至少要1-2年时间。
绿色贝雷帽仅仅是外语培训就长达6个月,更不用说后期的特战技能培训。
国家队
第一梯队的单位之所以是第一梯队,部分原因是,他们还会从这些专长特种部队中选拔, 再去接受更系统、更专业的培训。
比如在情报技术上,绿色贝雷帽只能接受基本的情报技能训练,具备简单的跟踪、反跟踪和接头等技能。
但是三角洲部队则是系统化和CIA、NSA等单位合作,他们需要具备接近于专业间谍的情报技能,从而能够执行更复杂的任务。
此前说猎鹰突击队军官队是唯一的T1也是这个道理。
他们作为军官,天生具备非常规战争的能力,因为各自都具备系统化的指挥、管理和组训能力。
这是一切名号再响的全士官单位都可望而不可及、无法触碰的天花板。
他们在特警学院需要全员掌握外语技能,这又是另一项遥不可及的能力。
另外一点,全军官意味着全党员。
三名党员可以组成一个党支部。
试想,把6个12人小组部署到敌对国家的各地,这就可以短时间发展24个党支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下工作能力!
与此同时,722部队又是专业的反恐怖单位,具备全国最专业的反劫机能力,这就让他们形成了“降维打击”的优势。
这是再职业化也无法跨越的高度。
至于常规部队的突击队,则和这类任务完全没有关系了。
资源的浪费
我们反复说的不要滥用特种部队,不是因为特种部队不能执行某类任务,而是同等条件下,常规突击队甚至常规步兵能够执行的任务,就没必要交给特种部队去执行。
特种部队是一种资源,滥用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尤其是这种资源稀缺的情况下。
让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去端盘子、送外卖没问题,如果满大街真的都是名牌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那资源就不稀缺,让这些人去干一些简单的体力工作也没有毛病,这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但是如果并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仅仅因为这些人送外卖头脑更灵活、跑路更快,就让他们去干这种工作,而不去做符合他们专业的工作,最终导致部分人员逐渐失去高水平的能力,那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特种部队也是一样的道理。
他们接受高强度的选拔和培训,具备处置大规模人质劫持、敌后斩首、秘密侦察和低可视度条件行动的能力。
但是仅仅因为他们枪法更好、战斗技巧更高超,就让这些特战队员负责进攻某座不容易夺取的山头、坚守某个有点重要的阵地,那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因为同样的任务,让一个人数更多的步兵单位同样可以完成。
培养一个步兵,三个月的训练就足够执行此类任务。
但是培养一个特种作战队员,则要三年乃至更多的时间。
在三角洲部队组建的历史上,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和斗争。
三角洲的支持者金斯顿将军曾在五角大楼的会议中与游骑兵的支持者梅洛伊将军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讨论关于三角洲任务性质的问题。
查理·贝克维斯做的汇报,清楚的说明了三角洲需要执行高难度的反恐任务,需要在夜间而不是白天发起突击行动,需要具备低可视度执行任务的能力,需要以分队而不是以营连为单位执行任务等等。
但是梅洛伊从头到尾都没搞明白这些任务和他们游骑兵冲锋陷阵的任务有什么区别。
金斯顿说:“让你觉得不以为然的还有什么?”
梅洛伊说: “我觉得你们不过是在复制游骑兵某些方面的功能。”
金斯顿说: “将军,你听得不够仔细。”
他们两个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梅洛伊最初始终不明白三角洲是干什么的。
美军国防部其实大部分将领都有着类似的疑问。
有了陆军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和游骑兵,为什么还要组建三角洲部队和海豹六队?
直到1972年慕尼黑惨案、1977年GSG9成功处置摩加迪沙劫机、1980年SAS成功处置王侯门事件,以及同年美军鹰爪行动的失败。
一次次血的教训和外军的成功经验都清楚的表明——JSOC和三角洲必须存在。
特种部队的攻坚
突击队就是用来攻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历史上各类战争、战役中,在各大常规部队的组织里,组建突击队就是为了“正面突击”那些不容易被攻克的阵地与堡垒。
这种部队更倾向于敢死队的模式。
他们要的是更加无条件的服从,更加坚决的冲锋。
特种部队也讲攻坚,比如我们讲SAS处置王侯门事件时,也会提到“王子门围攻”、“使馆攻坚”之类的说法。
但是这种攻坚,不是说他需要SAS冲锋陷阵。
而是因为如果不是SAS的宝塔行动小组,而是让其他非反恐怖单位来处置,可能没办法完成的这么漂亮,可能会多牺牲很多队员,可能人质会全部被杀害,可能因为无法发现隐藏在人质中的恐怖分子而导致对方在安全场所引爆手榴弹,从而造成更加恶劣的政治影响。
所以需要SAS来攻坚。
这种攻坚是因为任务复杂,是因为要求专业人士的介入。
而不是要求敢死队冲锋。特种部队执行的从来都是高水平的复杂任务。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SAS多次与指挥员正面冲突,就是为了正确使用这个单位。
迈克尔·阿舍在《SAS往事》中写道:
“当比尔·斯特林发现最高指挥官打算在主力进攻36小时前部署特种空勤部队,将其作为已方前线和德国预备役部队之间的屏障时,他勃然大怒:特种空勤团将被置于最大的危险之中,而通过此举获得的战略优势却微乎其微。
大多数特种空勤团军官都同意这一看法,认为这个团应该深入敌军后方,而不是在前线上。
10月,他带着20人抵达泰尔莫利,及时帮助帕蒂·梅恩的特种突袭中队击退了德军的反攻。
‘这是我参加过的唯一 一场纯步兵的战斗,我再也不想打了’,法兰说,他已经发现自己更喜欢在敌人领地里进行更肮脏战斗。”
在欧洲战场,特种空勤团的大部分作战部队在诺曼底登陆之后被被空投到敌人后方。
负责破坏通信、阻碍增援部队的行动,同时训练当地的抵抗力量,为盟军轰炸机定位目标并广泛煽动破坏行动。
这是特种部队的任务。
城镇攻防
要搞清楚一点,国家、军队,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去培养特种部队的队员,是为了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特种部队不是神兵天降,不是美国队长超级战士。
他们都是血肉之躯,在战壕里近距离搏杀,在城镇里争夺一砖一瓦,不会比带着火箭筒、开坦克的大部队有任何实际上的优势。
《地狱尖兵》这部电影,很多人都说是现代特种作战的典范。
事实上这跟特种作战没有半毛钱关系,瓦格纳是敢死队,是雇佣军。
他们精锐没问题,他们擅长近距离战斗,擅长攻坚也没问题,但他们不是特种部队。
事实上,电影里出现的单位也没有一支是正经的特种作战单位。
让特种部队大规模攻占城镇楼宇,如果没有重火力、坦克、无人机和空中支援,未必能比早习惯于大规模突击的单位更加擅长。
常规步兵和突击队从来都是城镇攻坚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训练就是为了执行这样的任务。
他们突击房间不需要震撼弹、敌我识别和精准射击,他们确实只需要155炮弹和坦克开路,火箭筒清楼和手榴弹清房。
但是让一个带着火箭筒的步兵班去进攻人质劫持的建筑物,这就不是对步兵的滥用了。
滥用还意味着能用,但是没必要。
然而这是瞎xx乱用,因为压根不能用,但非要用。
总结一下。
在摩加迪沙的三角洲和海豹六队的确也很能打,但是自那以后JSOC就竭力避免这种高水平的特战单位陷入此类巷战场景。
帕蒂·梅恩时期的SAS也多次在欧洲战场执行城镇攻夺的任务,SAS确实比其他所有步兵单位都善战,但是通过大量斗争,逐渐让SAS恢复本该执行的任务——在敌后的肮脏战争。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游骑兵和陆战队会占领机场和城镇,海豹六队则去营救格林纳达总督。
训练什么技能、具备什么能力,搞明白自己的单位定位,这才是前提。
既不能无脑冲锋、人海战术,也不能CQB或火力覆盖一招鲜。
特种部队就是特种部队, 突击队就是突击队,单位性质不同。
国家队就是国家队,空降救援就是空降救援,城市特警就是城市特警,专业不同、级别不同。
单位不同,任务不同,能力也不同,这是复杂但也清晰的,总归不能一概而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