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改革呼声高涨!两大建议或成未来趋势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改革呼声高涨!两大建议或成未来趋势
近年来,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去年底已突破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保人员仅有5272万人,参保率仅为四分之一。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哪些深层次问题?又该如何破解?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的四大原因
- 100%自费缴纳,经济负担重
与在岗职工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没有固定的用人单位,需要100%自费缴纳社保。这对于收入不稳定、经济基础薄弱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而且,社保费用每年都在上调,而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甚至还有所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缴费压力。
- 保障待遇不平等,积极性受挫
在岗职工在缴纳社保后,可以享受到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在内的全方位保障。而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后,只能享受到养老和医疗两项保障,其他方面的保障缺失,这显然有失公平,也降低了他们缴费的积极性。
- 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低,未来待遇受影响
按照现行规定,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用中,只有40%记入个人账户,剩余60%则被划入社会统筹账户。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将远低于在岗职工。而且,如果中途退保,只能取回40%的个人账户资金,另外60%已经进入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无法退还,这无疑增加了灵活就业人员的顾虑。
- 缴费年限延长,加重经济压力
一直以来,我国规定的社保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但从今年开始,这一年限将逐步提升至20年。对于本就经济拮据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要缴满20年社保更是难上加难。
改革建议:两大方案或成未来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专家提出了两项改革建议:
- 将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保100%划入个人账户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如果只有40%划入个人账户,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将远低于在岗职工。因此,建议将这部分资金全部划入个人账户,以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 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全额退保
灵活就业人员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缴纳社保,如果选择退保,应该能够全额取回,而不是只能取回40%。这样既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能彰显社保制度的公平性。
进一步完善空间
除了上述建议外,还可以考虑以下改革方向:
- 降低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的经济状况,可以允许他们在缴满15年后根据自身情况办理退休手续,而不是强制要求缴满20年。
- 允许阶段性断缴和补缴
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允许他们在收入减少或失业时暂时断缴社保,待收入恢复后再进行补缴。这样既能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也能确保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