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针灸来手术麻醉!岳阳医院这项濒临失传的中医技术厉害了
用针灸来手术麻醉!岳阳医院这项濒临失传的中医技术厉害了
针刺麻醉,是将古老的穴位针灸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一种中国特有的麻醉方案。这一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一度闻名于世,后在90年代以后逐渐叫停、一度濒临失传。而在上海,有一支医疗力量在近20年间,又重新拾起这一技术。今天,岳阳医院就采用针刺麻醉为一名肺部原位癌患者成功进行手术。整个过程中,不用传统的全麻气管插管,而且手术刚完成,患者就能即刻被唤醒,没有痛感。
手术台上的潘女士,左肺有一个1.2厘米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医生用胸腔镜术式很快为其切除了病灶。
当深层肌肉缝合完毕,医生进行表皮层“美容针”缝合时,麻醉师开始唤醒潘女士。约1秒后,她就睁开了眼。
患者即刻唤醒
仔细看能在潘女士的后脖颈、左手手腕、小腿、脚背上发现一根根银针。银针通电,让穴位持续不断接受着刺激。这就是针刺麻醉。使用了针刺麻醉,潘女士口中没有气管插管,清醒后,医生直接能在手术台上喂她喝水。这与常规全麻需要深度气管插管、术后不能立即进水进食的情形完全不同。
透视记者在岳阳医院手术室看到,传统胸腔镜手术会用到这台大麻醉机器,上面有1.5厘米直径的气管插管,麻醉师会将这根插管通过患者喉咙一直插到隆突部位、支气管的岔口,对患者来说会有很强的异物感。而此次使用的针药复合技术,就完不用全麻气管插管。
但是,潘女士也不是完全不用西医麻药。专家介绍,在中医针刺基础上,今天潘女士通过静脉输入了少许西医用的麻药,约为传统全麻气管插管的15%-20%。
专家介绍,传统麻醉在手术中有五大作用:镇静、镇痛、稳定血压循环、脏器保护以及肌肉松弛。而中医针刺麻醉,除了没有肌肉松弛作用,其他四大功能都具备。
为了补足这一短板,岳阳医院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如今采用 80%中医针刺加上20%西医麻药注射的 “针药复合” 麻醉方案。术前,医生会根据手术部位,结合患者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针刺麻醉方案。
像这个病人,我们就取了小肠经的穴位、肺经的穴位、心包经的穴位、三焦经穴位,这样达到综合的穴位组合,通过电刺激 达到了80%的麻醉功效,所以你看,如果碰病人的肺她没有咳嗽,就是镇静稳定住了,但是镇痛效果还是不好的,因为胸腔外面要打个胸腔镜的洞,这个洞还是很疼痛的,所以我们又加了一个脊椎旁麻醉,这个麻醉是西医的麻醉,把这两者加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专家还表示,西医麻药用量减少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将术中麻醉对心肺和各脏器的负担降到了最低;二是,能减少术后康复时间。真正让手术 从微创进入“超微创”时代。
也不插导尿管,回去以后可以马上吃东西,用了这样一种麻醉方式以后,患者是不用肌松药的,喉咙痛、咳嗽咳痰困难这些呼吸道方面并发症也会大大减少。
作为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的针刺麻醉,如今正从发源地上海,走向全国。在岳阳医院团队领衔下,现代针刺麻醉的优势病种、临床应用规范和手术指南完成制定,上海已成为全国开展针刺麻醉的最大临床基地,目前这一技术在全国20多个省市已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