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汉江要变旱江?引江补汉工程580亿挖9年,能否力挽狂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汉江要变旱江?引江补汉工程580亿挖9年,能否力挽狂澜?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8059797_122153118/?pvid=000115_3w_a

2024年,汉江水资源危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这条被誉为湖北母亲河的大江,正因长期分流和干旱威胁,变得力不从心。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启动了总投资580亿元的引江补汉工程,计划每年从长江调水39亿立方米注入汉江。这项耗时9年的工程,能否在未来拯救汉江于危机之中?

南水北调与干旱双重夹击,汉江为何成了弱水?

汉江的水资源危机并非一朝一夕造成。过去几十年间,这条长江最大支流被视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来源,但长期的分流调水让汉江自己逐渐陷入了水量不足的困境。

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丹江口水库的建成,汉江便开始为南水北调工程输血。

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运行以来,汉江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383亿立方米。

这些水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津冀地区,保障了华北大地数千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

但这也给汉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后果:中下游河段流量大幅减少,尤其在枯水期,部分支流甚至出现了断流现象。

与此同时,陕西的引汉济渭工程加剧了汉江的水资源压力。作为关中、渭河流域重要的供水工程,引汉济渭通过隧洞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解决了陕西关中地区的用水问题。

但每年数亿立方米的分流量,也使得汉江上游流量进一步下降。

再叠加2024年汉江流域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变得更加严峻。从汉江中游开始,一些支流河段甚至出现了河床裸露的现象,农业灌溉严重受限。

湖北荆州、潜江等地区的灌溉水量不得不依靠临时调水工程补充,这令人不得不担忧:曾经奔腾的大江,现在是否真的会变成旱江?

引江补汉:一条长江到汉江的人工动脉

为了缓解汉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引江补汉工程应运而生。这项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不仅是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也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调引长江水,补充汉江流量,为流域的生态环境、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提供长效保障。

引江补汉工程于2022年7月正式开工,总投资580亿元,计划输水总干线长达194公里。这条输水线路从湖北荆州的长江左岸取水,通过泵站和隧洞将水输送到潜江汉江右岸。

工程完工后,预计每年可为汉江注入3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再造一条人工汉江。

不仅如此,这一工程还将提升南水北调中线的供水保证率,为整个中线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水源支撑。

引江补汉工程的设计之初,便考虑到汉江上下游及周边地区的多重用水需求。例如,在满足中线调水任务的同时,该工程还计划对长湖、东荆河等区域实施生态补水。

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仅通过引江济汉工程向长湖、汉江中下游调水总量就已达到35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矛盾。

从长远来看,引江补汉工程不仅能补充汉江水量,还将改善整个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河流水位提高后,湿地生态系统将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将显著提升。

同时,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也能得到较好保障。

9年建设与高难度施工,工程进度能否赶得上危机?

尽管引江补汉工程被寄予厚望,但其建设难度也不容小觑。作为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项目需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施工中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

工程全长194公里,其中主隧洞穿越了多个软质岩带和断裂带。这些区域地质结构不稳定,施工中容易出现坍塌和渗水现象。

为此,工程团队引入了TBM法(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钻爆法等先进技术,并结合地质信息解译技术,提高了隧洞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2024年12月,工程方宣布出口段主隧洞已推进3000米,这是工程进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从整体进度来看,距离完工仍需时日。

按照计划,整个工程预计在2031年全面建成,总施工周期长达9年。

除了施工难度外,长江和汉江的水质差异也给工程带来了额外的挑战。长江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较高,直接调入汉江可能影响下游水质。

因此,在未来的调水运行中,如何通过水处理工艺确保汉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也是工程管理方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程的调水能力是否能适应未来更极端的气候变化,也是一大悬念。

2024年,汉江流域遭遇严重干旱,湖北省不得不紧急启动引江济汉泵站连续运行77天,为汉江注水4.4亿立方米。这显示出在极端天气下,现有的调水设施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如果类似的干旱气候持续发生,引江补汉的调水能力是否足够,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