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降低孩子被拐风险?一文详解人贩子骗术及应对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降低孩子被拐风险?一文详解人贩子骗术及应对措施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997311

近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为了从源头上预防这类犯罪,本文将从作案手段、易发场所、如何防拐等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儿童防拐的相关知识,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一些参考。

作案手段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弄清楚犯罪分子的伎俩,就可以多一份防备。他们的作案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

  • 进行诱惑:从糖果、零食到宠物,人贩子会用各种小孩子喜欢的物品进行诱惑,利用孩子的单纯、善良和好奇心实施拐骗。(下图为国外的拐卖实验)

  • 制服伪装:人贩子会伪装成外卖员、保安、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因为这都是最常见的身份,容易混淆家长的视听,稍不留心人贩子就会向孩子伸出“魔爪”。

  • 协同作案:人贩子常常以团队方式出击,一人分散注意力,其他人在不远处开车接应,家长可能只是转个身,孩子就被人抱走了。

  • 假装亲人:人贩子假装是孩子亲人,刻意在人群中制造家庭矛盾,让路人不明所以、不敢插手,然后直接当着其家人的面将孩子强行抱走。

  • 暴力抢夺:人贩子会利用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盯准孩子独处或者身旁亲人为女性、老人时,暴力抢夺孩子。

  • 假装热心:在公园景点、火车站等地方,人贩子会“蹲点”,看到有母亲一个人带孩子不方便时,就会假装好心人上前询问,趁帮忙搭手之际拐走孩子。

  • 贼喊捉贼:人贩子当街大喊孩子的父亲是“人贩子”,随后团伙人员一拥而上,假装正义路人进行拉扯,最后父亲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抢走,却毫无反击之力。

易发场所

了解了作案手段,那么你知道人贩子最爱在哪里活动吗?一句话总结:人多嘈杂,有能强烈吸引孩子注意力内容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场所:自家门口。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觉得那里来来往往都是熟人不会出啥事,这绝对是大错特错。有数据显示,孩子被拐卖的高发地中家门口排名第一。

如何防拐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有一句话简单又实用: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哪怕是几秒钟。还要特别提醒一下,带孩子时,千万千万不要因为玩手机而忽视各种安全问题,不止是防拐,因为“走神”酿成的悲剧太多了。

除了做好看护,身处以下情景时,也请务必注意,你的孩子很有可能被“盯”上:

  • 陌生人搭讪要警惕:在公园、小区、商场、超市、医院、幼儿园门口,遇到热情的陌生人夸孩子漂亮,伸手就要抱,请直接拒绝。

  • 别让不熟悉的人帮忙看孩子: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或者刚认识不久还不熟悉的人看管,包括自称邻居、亲朋好友的人,哪怕只有一小会儿。

  • 对“医护人员”别太放心:人贩子有时会乔装成“医护人员”,假借做检查或打疫苗等理由将孩子抱走。家长要认准值班人员,不要将孩子轻易交出。

  • 不聘请“散户”照顾孩子: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聘请保姆、月嫂等,各种证件必须齐全。同时,要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尽量核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以防万一。

说完了家长要注意的,下面告诉你该教孩子哪些知识:

  • 熟记家庭住址、父母电话、110、120等紧急求助电话;

  • 走路时尽量靠内侧;

  • 在孩子的衣服口袋里装上写有联系方式的字条,并叮嘱他们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把纸条扔到人多的地方求救;

  • 拒绝陌生人示好,对熟人也要保持警惕;

  • 帮助他人是好事,不过要有限度。比如:指路可以但不带路;

  • 遇到紧急情况大声叫喊求救;

  • 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 学会识别警察等职业,有困难可以向他们求助。

丢失咋办

说完了预防,下面说说如果孩子已经被拐怎么办。家长要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报警:失踪后不需要等待24小时,请马上拨打110报警,说清楚孩子的年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等,并提供孩子近期免冠照片。

  • 分头找人:这里提供一个最有效的“十人四追法”,召集10名身边的人,以失踪点为圆心,向不同方向分头寻找。另外还有四人“粗寻”法和四人“细寻”法,向2公里以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寻找,在2公里以内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寻找。

  • 广播寻人:一名家长守在儿童失踪的地点等待,另一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起广播寻人。

  • 留家等待:保证有一名家长或亲友待在家中,孩子有可能自己找回家。

  • 走出误区:刚刚提到的等待24小时再报警,就是很多人的误区。还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别以为报警后自行找到孩子就没事了,记得要及时通知警方,不要让蜀黍一直牵挂TA。

最后,小编想说,最有用的提醒就是“不用提醒”,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父母的怀抱,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健康、安全地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