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鸟不惊 是什么意思
人来鸟不惊 是什么意思
"人来鸟不惊"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画》,意思是人走近了,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这句诗通过描绘画中景象,展现了画作的逼真与静谧。
古诗原文
唐·王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古诗释义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古诗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多咏山水田园,书画特臻其妙,故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代表诗作有《相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等。
苏轼高度赞扬王维的山水诗成就,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思是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能诗善画,还通过他的创作,把艺术中的诗与画相互融化。
创作背景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画》为初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古诗赏析
看向远处的山是模糊的,但眼前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晰;在近处听溪水流动的声音,应是清脆悦耳的,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无息。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现实的春夏秋冬,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凑得很近它也不会惊飞逃走。
整首诗似乎都违反了自然规律,但其实暗中设谜,着实写出了画的特点。诗中的画代表着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有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才能够被人们所想起,王维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这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