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立医院如何高质量发展?浙大一院这么答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立医院如何高质量发展?浙大一院这么答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7002457_121118803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全国领先的医疗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介绍浙大一院在临床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引领、医疗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5年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对浙大一院仅医学高峰建设和人才的投入经费就超过了6亿元。

今天,国家卫健委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信息显示,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来,国家设置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些项目的建设使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度降下来了。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在全国县级层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与此同时,国家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支持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961个、省级3800个、市县级11000个,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推广预约诊疗、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

今年1月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连续五年进入最高等级A++序列,并以全国第二的成绩刷新历史最佳排名。在这场会议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先生分享了经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先生

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3.8万人次

梁廷波指出,浙大一院第一是聚焦临床问题打通医学创新的全链条。我们依托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传染病重症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医院出台了一揽子的创新扶持措施,初步改变了既往基础研究与临床科学家工作相脱节的问题,极大填补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鸿沟,形成了良性循环。年发明专利逐年增长,科技转化项目转化金额逐年增加,在肿瘤的早诊早治、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解决了一些“卡脖子”问题,实现了药物、试剂、疫苗的国产化,降低了医疗费用,惠及了更多病人。

二是多维度塑人才,激发发展接续动力。落实党管人才任务,统筹各方面资源,制定医院中长期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坚持“五湖四海”“引育并重”“人尽其才”,在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中先行先试。建立“重医德、破五唯、看特长、一招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近三年来,引进国内外教授、临床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175人,培育137人,逐年夯实医院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为今后有更多的高水平专家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做好服务。

三是强化技术引领,彰显疑难病诊治的硬实力。始终瞄准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难题,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的集中优势,形成了一大批有职业特色的国内外创新技术,如建立了中晚期胰腺癌一体化建设、血液病一体化治疗、重症传染病一体化治疗等技术新体系,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解决了治不了、治不好、活不长的难题,坚持患者为中心,专家围着患者转,让患者少跑路,解决患者的烦心事。我们每年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3.8万人次,减少误诊误治,患者的治愈率大幅提高。

一部手机,全院通关

缩短90%就医等待时间

医院是人民群众体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刚才介绍了国家和地方层面改进医疗服务的创新,具体到医院,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改善患者体验呢?

浙大一院在改善医疗患者的体验上做了以下工作,主要是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痛点深入调研、流程再造,提升就医的体验感,这些工作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即一手机、一张床、一路暖。

一是“一手机”实行全院通关,患者少费时。患者就医时无需带卡,一部手机实现了门诊全流程的服务。目前,浙大医院门诊挂号智慧预约率达到了90.7%,结算率达到了92%,检查智慧预约率达到了100%。智慧平台统筹了1400个检查项目,分时段、跨院区一键式服务、一键式预约,缩短了90%的等待时间。2020年,浙江省率先推行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互认服务,仅我院去年就完成了检验检查互认70684次,居全省首位,避免了患者在不同医院的重复检查,节约医疗费用。

二是“一张床”高效率统筹床位,患者少负担。打通全院床位管理,平均住院等待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到3.5天,年开展日间手术3万余台次,平均住院时间降到4.7天。患者线上自助入院、床边结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减少患者负担。

三是“一路暖”全流程服务,让患者少费心。针对医院停车难,特殊人群行走难,医院设置了多个院内的临时下客点、爱心接驳车、出院接送停靠点;暖心陪诊员不仅在医院的门诊陪诊,还会把患者送到病房;居家护理团队提供了上门护理服务,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浙大一院如何拆解高质量发展试点目标?

他表示,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委省共建协议和试点方案,推动项目走深走实。

5年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对浙大一院仅医学高峰建设和人才的投入经费就超过了6亿元,这还不包括对基础研究和医疗及科研设备的大力支持。浙江大学在医院人员聘用、医工信协同攻关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医院层面紧扣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抓落实,在人、财、物等方面保障配套措施落地生效,极大增强了浙大一院的创新活力。

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一大批临床高水平学科,充分发挥感染科、普通外科、血液病等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开展前沿科技创新,院、校、企协同,聚焦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18个科技联合攻关项目,部分项目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转化。5年来,引育基础及临床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312人,打造了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医疗服务体系,患者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