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到手卫生 请坚持七步洗手法
要想做到手卫生 请坚持七步洗手法
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对于预防疾病传播至关重要。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控制科主治医师杨玉娟就手卫生的常见误区、正确洗手方法以及洗手液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手直接、频繁地接触物品,手部皮肤上很容易带有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正确地洗手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如感冒、红眼病、手足口病等。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少人对于如何做好手卫生、如何正确洗手,还有一些误解。例如,不少市民都认为戴手套可以替代手卫生,但事实上,手套具有一定渗透性,不能完全隔离细菌和病毒,且戴手套时间久了,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手部常居菌和残留的暂居菌就会在潮湿且温度适宜的手部皮肤表面迅速增殖,并通过手套的渗漏而污染环境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戴手套前和脱掉手套后都应立即洗手。
此外,不少市民还倾向于用免洗洗手液代替洗手。虽然免洗洗手液含有消毒成分,如乙醇,能够迅速杀灭细菌,但在去除手上污渍和病菌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手部有明显污垢或暴露于可形成芽孢的病原体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进行全面清洁。另外,免洗洗手液的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过敏。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使用流动水结合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不少市民在洗手后,习惯用毛巾擦手,同样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由于毛巾容易潜藏病菌,擦手后难免再次沾染病菌。如果有条件,最好在洗手后,让手自然干燥,或者用一次性毛巾擦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沾染细菌。
针对如何选择正确的洗手液,专家也提出了建议。洗手液主要分为普通型和抗菌杀菌型。市民在购买洗手液时,最好购买“卫消证字”的洗手液,这类洗手液属于消毒产品,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检验,不仅起清洁皮肤的作用,还能对皮肤起抗菌或抑菌作用。如果想购买具有抗菌、抑菌、除菌功能的洗手液,则应该选择“消字号”产品。另一类“卫妆准字”的洗手液属于化妆品,是由卫生部化妆品检测部门针对国产化妆品颁发的批准文号。此类洗手液与普通的洗发露、洗面奶同属一般性护肤化妆用品,其功能只能达到清洁、去污目的,市民需谨慎购买。
要做到科学洗手,除了要避开上述误区外,还应坚持七步洗手法,以及注意洗手的时间。所谓七步洗手法,概括起来就七个字,“内、外、夹、弓、大、立、腕”。“内”指洗手掌,“外”指洗背侧指缝,“夹”指洗掌侧指缝,“弓”指洗指背,“大”指洗拇指,“立”指洗指尖,“腕”指洗手腕、手臂。洗手的时间则应大于15秒,且需用肥皂和洗手液不断揉搓,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