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胆结石可自然排出吗?胆结石症状、原因、饮食、手术一次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胆结石可自然排出吗?胆结石症状、原因、饮食、手术一次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resurgmedia.com/knowledge/gallstones

胆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个人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胆结石的发生位置、原因、种类、症状、危险因子、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以及术后护理等,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胆结石的发生位置、原因及种类

胆囊位于人体腹部的右上方,器官相对位置的话是肝后方,靠近胃和胰腺,形狀像一个梨子,8-12公分长,4-6公分宽。当我们开始进食,胆囊会开始收缩,把肝脏分泌的胆汁从胆囊送出,经过胆管后来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与吸收脂肪。

通常肝脏每天会分泌500-1,000毫升的胆汁,胆囊里则大概有50毫升的浓缩胆汁,如果胆汁待在胆囊的时间太长,或胆汁中的胆固醇增加,这些物质会慢慢累积成胆结石,大小、数量会因人而异。

胆结石的种类

胆囊中的胆汁含有胆固醇、胆酸和胆盐,是油水混合的物质,在胆汁不断浓缩又排出的过程中,如果其中某个成分的浓度累积到临界值,胆汁无法保持液状,就会产生小的结晶。这些结晶一开始呈现泥状、沙状,被称为胆砂,慢慢沉淀、越来越多而变成胆结石,最常见的是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

台湾在过去物资匮乏、环境卫生不佳的年代,人们因慢性肝病、寄生虫、溶血性贫血等問題而多发现胆色素结石。现今在肝病控制、卫生改善,加上饮食西化,吃太多高卡路里、高油腻食物而越来越常发现胆固醇结石(约50-60%)。


图说:随着饮食西化、肝病减少及卫生环境改善,国人的胆结石型态逐漸轉往膽固醇膽結石。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其实90%患者不会感觉到胆结石的存在,可以平安无事共存,只有10%的人可能会在吃完大餐后,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原因如下:

  • 胆囊炎:可分急性与慢性,95%是因胆结石阻塞胆囊开口所致,其最典型的症状为胆囊管收缩试图推出结石而引起的胆绞痛,患者会感到突然且剧烈的上腹部闷痛、胸痛,有时还会痛到右后肩胛骨,这种肚子痛不会因为上大号而缓解,大概发作一个小时后会达到疼痛高峰。如果幸运一点,胆结石掉回胆囊内,或从肠道顺利排出,没有继续塞住胆管,症状就会缓解,但若超过六小时,患者还是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可能是胆囊发炎了!症状上也会转往全身性的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心跳加快,甚至连走路都很困难,必须赶紧送医。

  • 胆管阻塞:细小的结石经由胆囊管排至总胆管时而堵住,引发胆管感染、黄疸、茶色尿、灰白便,甚至是胰腺炎,造成更剧烈的腹痛。

  • 胰管阻塞:胰腺产生的胰液,其功能和胆汁一样都是帮助消化,若胆结石阻塞胆管和胰管的交界处,可能会引发轻症胰腺炎,死亡率约10%,约7-10天可以治愈,但如果是重症胰腺炎,病人可能在发作后24小时内死亡,死亡率达50%。而且治愈后没有好好控制而反复发作,可能发展成慢性胰腺炎,进一步演变成胰腺癌。

  • 胆囊癌胆管癌:胆囊慢性发炎有可能转变成癌症,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且转移到肝脏或其他器官,以老年人为好发族群。而胆管癌也是因胆管反复发炎有关,包含肝外胆管、肝门胆管与肝内胆管。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内膜层长出来的良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腺肌增生症、炎性息肉及腺瘤等)及恶性息肉(以腺癌最为常见),大多数的息肉没有症状,只能靠健康检查时的腹部超声波发现,仅有少数会发展成恶性息肉(胆囊癌)。胆囊息肉好发于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浓度高、肥胖及有代谢综合征家族史的病人,发生率为3-5%,建议这些高风险族群每六个月要照一次腹部超声波,若短时间內息肉突然增大、有症状或大于1公分,則要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杜绝后患,否则早期与晚期胆囊癌的预后差别非常大。

胆结石的危险因子有哪些?

  • 年龄:毕竟结石需要时间累积,年长者更容易发现有胆结石。

  • 性别:统计上女性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

  • 怀孕、多产:可能会改变胆汁的成分组成,进而容易变成结石。

  • 家族病史

  • 长时间未进食:更容易造成胆汁堆积。

  • 肥胖:产生较多的胆固醇,更容易造成胆汁堆积。

  • 糖尿病、高血脂:此类患者容易肥胖。

  • 肝硬化:肝功能不正常而影响胆囊功能。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有些降血脂药品、治疗感染症的抗生素,或正在进行荷尔蒙补充疗法的妇女,服用这些药物容易造成胆结石。

诊断方式

  • 理学检查:以墨菲氏病征(Murphy's sign)为主,请患者把气呼出,並將手按压在患者的右上腹的右肋骨下(即为胆囊的位置),接著请患者深呼吸,横隔膜会将胆囊顶到医师的手而让患者无法吸气,引发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就可能是发生胆囊炎了。

  • 腹部X光:部分患者可发现胆结石

  • 腹部超声波:标准检查工具,可发现胆囊涨大、胆壁增厚或胆结石。

  • 电脑断层:可看有无其他腹部疾病如肠胃道穿孔、肠阻塞、肝脓肿、总胆管结石、胆管炎、胆囊癌、急性胰腺炎等。

胆结石能自然排出吗?胆结石要切胆囊?

保守治疗

如果患者的胆囊里只有几颗小结石,其实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累积到一定程度,掉到胆道的话会开始有轻微症状,可以透过保守治疗缓解。另一种情况为患者有其他身体因素而不适合、不希望手术时,也适合保守治疗:

  • 禁食:使肠胃道充分休息,不讓胆汁继续排出而收缩胆囊。

  • 静脉点滴:原因同上,可补充水分及营养。

  • 止痛药:缓解疼痛症状。

  • 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 口服性结石溶解剂:需自费,对胆固醇结石患者才有效,不适合结石大于1.2公分、怀孕、有其他严重疾病、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此药物必须服用至少六个月,有的人甚至要服用两年以上才有效果,其副作用包含:肠胃不适、腹泻、肝细胞受损等,与药物剂量多寡有关,通常是暂时性的症状,需依医师指示减量或停药。

手术治疗

  • 经皮穿肝胆囊引流术PTCD:藉由超声波或电脑断层扫描定位,用针刺穿胆囊,将积淤的胆汁引流出来,可以缓解急性胆囊炎的效果,但须同时服用抗生素控制发炎,未来也须切除胆囊才能一劳永逸。

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腹膜炎、出血、败血症、气胸、发烧等。

  • 脉衝电击碎石术:将胆道子母镜结合脉衝电氣碎石導管,以電擊爆破產生的水波來震碎膽結石,碎石會掉進腸道而隨著糞便排出。優點為不需開刀,住院僅需兩天。

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出血、穿孔、胰腺炎、胆管炎等。

  • 内视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EPT:以十二指肠内视镜做胆道摄影,观察结石大小、位置、及胆道构造,再以电刀纵向切开十二指肠乳头1-2 公分至括约肌鬆开为止,以扩大胆道开口,方便取石。

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出血、穿孔、胰腺炎、胆管炎等。

  • 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 ERCP 及取石手术:以十二指肠内视镜和胆胰管内视镜来做胆道摄影,并注射显影剂到胆道总管,观察胆胰管的轮廓、结石的位置及大小,搭配气球或取石网等医材将结石取出。此手术优点为患者只需服用镇静药物,身上也沒有傷口,但如果遇到巨大结石、胆道狭窄的問題,可能還是得走传统开腹手术。

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出血、穿孔、胰腺炎、胆管炎等。

  • 传统/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透过患者腹部数个1-2公分的小孔,伸入腹腔镜及器械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相較传统開腹手術有傷口較小、住院時間較短、恢復較快的優點。但如果患者腹腔沾黏情況嚴重,有可能改成開放手術,會在腹部留下20公分長的縱向傷口。

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胆汁泄漏、胆管阻塞、残存总胆管结石、伤口感染、肩膀酸痛、出血、肋骨软骨炎。


图说:微創單孔式腹腔鏡手術:只需在肚臍開1.5-2公分的小洞,術後疼痛感比團傳統3孔或4孔腹腔鏡輕微許多,甚至不用打止痛針,術後當天馬上能下床自由活動,需自費約5-10萬元。

到底要不要切除胆囊呢?

一般医师会建议切除胆囊,原因大多为胆囊已经被胆结石影响了储存胆汁的功能,也沒办法确定里面到底有几颗结石。我们试想,即使这次只拿掉胆管的结石而不切除胆囊,下次可能又发生结石排出卡在胆管的情况,严重时发生致死率高的胆道炎或胰腺炎,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干脆切除掉胆囊而一劳永逸,患者也不必提心吊胆过生活。但如果是一些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其手术风险高的话可暂时不切除胆囊,这些都得与医师详细讨论才行。

胆结石手术自费医材有哪些?

气球导管及取石网

气球导管的用途为将胆管里的碎石取出,尤其是原本巨大的结石经碎石后,还会有些细小的碎石存在於胆管,此时将这个特殊的气球透过导管置入於胆道口,充气展開後往回拉出就可以碎石全推到腸道。取石网也是一種取石工具,能將一顆完整的結石用網子包住,還可以將網子束緊而改變結石結構、變得鬆散能方便取出。

抛棄式膽胰管內視鏡

过去用十二指肠内视镜来观测胆结石,必须加上显影剂才能确定内视镜有没有靠近胆胰管,但加上新一代的胆胰管内视镜,仅3mm的管线可以從十二指肠内视镜伸出(子母镜),进入狭小的胆胰管,能增加诊断率之外,再搭配电击碎石或雷射碎石,可以击碎巨大又坚硬的胆结石。另外,由于正常的胆胰道是无菌的,如果胆道镜消毒的不完全,带有细菌,加上胆道镜构造复杂、清洁死角多,会让患者有感染风险,改成使用抛弃式的内视镜就能避免这个问题,惟患者需自费7万多元。

钛夹

用纯钛丝或钛合金丝压制合成,外觀看起来像一个V字,内侧有固定的横槽,表面光滑无毛刺,常用於胆囊管、胆囊动脉结扎。

胆囊切除的术后照顾、饮食禁忌

住院时

  • 术后多深呼吸、咳嗽来帮助肺扩张,一边手掌压住伤口来减轻疼痛。

  • 术后右側腹部会有3-4个小伤口,可能会要放置一条引流管來引流血水,活动时需注意。

  • 术后头三天,伤口疼痛可以吃止痛针或口服止痛药。

出院后

  • 无活动限制,但建议避免提重物与剧烈活动。

  • 以下情况需立刻回诊:不明原因的发烧、畏寒及腹痛、伤口出現大量的滲出物或出血、伤口有异常的红肿热痛、引流颜色变浊有臭味。

  • 术后一个月会有20%患者有拉肚子的情况,但约一年会降到5%,然后慢慢减少。

饮食

  • 胆囊切除后,身体对脂肪代谢的耐受性会下降而容易腹泻,约六个月会慢慢适应,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 有腹泻及腹胀的情形,建议要采低油饮食,避免高油脂食物如炸物、奶油、肥肉、糕饼。

常见问题:胆结石是吃了哪种食物才形成的?

A:除了跟个人的饮食习惯如高油脂食物有关之外,也可能是个人体质问题,因此很难确切说是哪种食物造成的。事实上约有30-35%的人会罹患胆结石,是很常见的疾病,只要定期检查并清淡饮食,是可以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机率。

Q:网传有苹果汁、盐巴、橄榄油的肝胆排石法,真的有效吗?

A: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显示有效,切勿尝试偏方而延誤就醫。

Q:若做过剖腹产,胆囊切除手术需要选择传统开腹吗?用腹腔镜可以吗?

A:剖腹产的手术范围与胆囊摘除是不同的,並不会影响后者的手術方法,一般來說选择腹腔镜是没问题的喔!

Q:切除胆囊会影響身体器官运作吗?

A:没有胆囊储存胆汁,的确会导致患者容易腹泻,大便會呈现鬆軟、水水的,但人体的奥秘会慢慢用自我调适机制来平衡,让腹泻慢慢改善。其实大自然中许多动物都没有胆囊,比如大象、马、鹿等草食性动物,胆囊也跟「胆量」无关,患者可多认识疾病、多与医师咨询战胜手术恐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