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黄帝内经》探源,春日防痛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黄帝内经》探源,春日防痛攻略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1484066_121124516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关键时期。然而,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人体容易受凉,风邪易侵袭关节、肌肉等部位,再加上春季雨水增多,湿邪与风邪结合,容易引发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头痛、肩颈及腰背疼痛等问题。《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生智慧,帮助我们有效防治疼痛。

顺应春气,疏肝理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肝气旺盛,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则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疼痛,如头痛、胁痛、乳房胀痛等。

防治方法:

  1. 情志疏解

春季肝气升发,情绪容易波动。可选择中医五音疗法中对应肝脏的音乐——角调,如古琴曲《阳春白雪》,辅助疏肝理气。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帮助缓解压力。

  1. 运动疏通

晨起拍打肝经,从大腿内侧至足背太冲穴,配合敲胆经,即外侧裤线,促进气血运行。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有助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效果更佳。

  1. 饮食调理

多吃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等。食用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香椿芽炒蛋、玫瑰花茶、陈皮、佛手等。

  1. 头部刮痧

以刮痧板轻柔刮拭头部两侧胆经(耳尖上方至发际线),以百会穴为起点,按照四神延、颞三片、维风双带、项丛刮的步骤进行。头部刮痧具有疏肝理气功效,可缓解春季肝阳上亢引发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

  1. 穴位按摩

肝经是人体重要的经络之一,通过按摩或刺激肝经上的关键穴位(如太冲穴、期门穴),可以有效缓解肝气郁结,改善气血运行。

  •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头痛、胁痛等症状。
  • 期门穴: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按摩期门穴可以缓解乳房胀痛、胁痛等问题。

防风御寒,预防外邪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春季风邪当令,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

防治方法:

  1. 注意保暖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特别注意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

  1. 避免受凉

不要长时间待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洗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避免湿气入侵。

  1. 艾灸保健

可以艾灸委中穴、肾俞穴、命门等穴位,增强体质,抵御外邪。每周艾灸2-3次,每次15-20分钟。

  • 委中穴:位于膝盖后方,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之间。常用于治疗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
  •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刺激肾俞穴可以补肾气,缓解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
  •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艾灸命门穴可以补肾壮阳,缓解腰膝酸软。

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疼痛的发生与阴阳失调密切相关。春季阳气升发,要注意阴阳平衡,避免阳气过亢或阴气不足。

防治方法:

  1. 保证充足睡眠

春季要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容易导致阴阳失调,引发疼痛。

  1. 饮食调理

春季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等。

  1. 中药热熨

将疏肝药材(如柴胡、川芎、艾叶)打粉装入布袋,加热后熨敷胁肋部(期门、章门穴)及小腿内侧(肝经循行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1次,缓解肝郁气滞型胁痛、月经痛。

建议:

  1. 咨询专业中医师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1. 坚持中医调理

通过中药、中医外治法(如拔罐、刮痧)等方法,调理体质,预防和治疗疼痛。

总之,春季防治疼痛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整体调理。通过疏肝理气、防风御寒、调和阴阳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疼痛。希望您能从《黄帝内经》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