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云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东岳庙会——泰城的一大盛事
【泰山云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东岳庙会——泰城的一大盛事
泰山东岳庙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历经唐宋发展,至明清达到鼎盛。庙会以祭祀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为主,同时融合了商贸、娱乐等多种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泰山庙会的缘起与泰山崇拜和道教在泰山的兴盛有关。泰山是中国东部的第一大山,它绵延横亘于泰安、长清、历城之间,主峰海拔1545米,号称“东天一柱”。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大汶口人”就十分崇拜泰山,并借泰山之高以祭天(大汶品文化由“日、火、山”组成的陶文是最生动物形象的说明),成为后来封禅泰山活动的滥觞。
泰山东岳庙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溯于汉,兴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唐代已经形成东岳庙会的雏形,但活动的内容还仅限于庆贺岱岳观神像的落成。到了宋代,东岳庙会变成了庆祝泰山神生日的专题活动。宋真宗时,东岳庙会被定为惯例,并予以延续。泰山东岳庙会由来已久,经过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的文化还是传承了下来,而且又新增了许多现代的元素,与时代俱进。
有唐一代,岱岳观斋醮活动不断,善男信女云集,由此逐渐形成了泰山庙会。有的研究者将显庆六年泰山岱岳观造像事成而七日斋醮活动视为泰山庙会正式出现的标志,应该说信仰有道理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岱岳观造成神像不大可能年年都庆贺一番,因此唐代的泰山庙会应是随斋醮活动而成会,也就是说泰山庙会尚无定制,庙会的规模也不会太大。只是到了宋代,把庆贺东岳大帝的诞辰(三月二十八日)作为泰山庙会的主要内容,明代又增加了庆贺碧霞元君诞辰(四月十八日)的活动,这样就大体界定了一年一度的泰山庙会的会期时间。
泰山庙会:主要内容
泰山东岳庙会于每年3月31日至5月7日举办。东岳大帝的诞辰是3月28日,自宋朝起,每年此时立泰山庙会,以祭东岳大帝地点在东岳庙即岱庙除祭祈活动外,后世逐渐增加了商贸、娱乐活动等 内容,服务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者。《水浒传》中燕青打擂就是在泰山东岳庙会上。另外元君生日为4月28日,与东岳大帝生日仅仅晚一个月,而且后世碧霞元君的影响超过了东岳大帝,因此东岳庙会拖长了时间,增加了祭祀碧霞元君的内容。文革期间一度取消了东岳庙会现在的东岳庙会会期在5月6日至12日,一般在岱宗坊西侧的广场举行。庙会内容除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外,主要是经贸活动、旅游观光和文化娱乐近年来,八方人士纷至沓来,国外客商及游客也不断增加。东岳庙突出民俗宗教文化,全方位地挖掘和展示泰山千年历史积淀。从独具魅力的民间曲艺到惊心动魄的游艺竞技,从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到新颖时尚的旅游商品,从祈福纳祥的拜山仪式到古代帝王的封禅大典,游客置身其中,宛如进入了民俗文化的大观园。整个庙会将持续一个多月时间。
泰山庙会:主题
东岳庙会以“逛东岳庙会,览民间风情”为主题,深入挖掘东岳庙会的文化内涵,旨在丰富游客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打造“民俗泰安,购物泰安,美食泰安;文化泰山,吉祥泰山,祈福泰山”旅游形象,营造欢快祥和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提高泰安、泰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泰山庙会:主要活动
泰山庙会是一种融宗教文化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它滥觞于唐,定制于宋,鼎盛于明清,在民国期间曾一度衰落,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又逐渐兴盛起来。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四月十八日分别是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的生日,所以民间多在三四月间举行庙会,来朝山进香,庆贺山神和元君的诞辰,因此一开始泰山庙会的内容主要是宗教活动,此间香客要吃饭住宿,又要游玩娱乐,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也就随之出现。今天的庙会虽然也有众多文化娱乐活动助兴,不过经济贸易却成了它的主要目的。
主要活动:祭祀
泰山信仰的基础缘自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泰山祭祀由大山崇拜而发端。原始的自然崇拜,历代帝王的封禅告祭,成就了泰山所特有的文化形态。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而言,对泰山的信仰就是对天、地的信仰,但这太抽象了,于是在特殊的文化氛围中,造就了泰山之神,也就形成了庙会信仰的主体-东岳大帝(圣帝)和碧霞元君(泰山奶奶)。随着泰山信仰的逐步扩展、渗透,群众参与的祭祀活动逐渐增加。时值宋代,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泰山祭祀的专权观念开始动摇,孕育已久的以平民为主体的广泛而自觉的祭祀活动,终于出现在庙会中。宋代开始,东岳庙会成为庆祝泰山神生日的专题活动,形成惯例得以延续。明代又增加了奉祀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内容,从而进入了泰山庙会的鼎盛时期。
主要活动:进香
随着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影响的扩大,前来朝拜进香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被称为“香客”。香客来泰山进香,或许愿或还愿都是自发的。当相同信仰的人多了,为了一个目的成群结队的活动时,相应的组织是必要的,于是群众性的民间组织--香社便产生了。“香社”又称“香会”,主事人被称为“会首”,“社首”或“香首”“香主”。香社的出现是庙会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有组织的也好,还是无组织的也好,一年一度的泰山庙会,在泰山上下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泰山庙会发展2009年至今
泰山庙会,滥觞于唐,定制于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 再兴于今日。泰山庙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庆贺神祇的圣诞,庆贺活动期间,香客游客云集,要吃,要住,要购,要娱,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也随之出现,庙会也就逐渐变成了一项多功能的活动。鉴于泰山知名度之高,泰山神──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知名度之高,泰山庙会的影响也就甚大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