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虚体质如何食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虚体质如何食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2317151

阳虚体质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阳虚体质的特征、成因、易患疾病以及具体的调理方法,特别是通过食疗来改善阳虚体质。

阳虚是什么?
简单来说,阳虚就是生命之火不旺盛,一般指肾阳、脾阳、心阳的亏虚。
来简单对照下你是不是阳虚体质吧。
阳虚体质的总特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
阳虚体质的形体特征:肌肉松软,触感不实。
阳虚体质的常见身体表现: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脉沉迟。
阳虚体质的心理特征:性格多表现为沉静、内向。
阳虚体质的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阳虚体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等。
阳虚体质的症状:
1、畏寒(怕冷)
阳虚的人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在严寒季节畏寒会表现得更加严重。
寒凉之感甚至会从手脚蔓延到肘部和膝盖,因此阳虚的人一定要做好背部和腹部的御寒保暖措施。
2、欲望减退,腰腿酸痛
肾主生殖、骨骼,肾阳虚会导致欲望减退、冷淡,脚跟、腰、腿疼痛,下肢肿胀等衰老之象。
肾主下焦水液蒸腾,肾阳虚衰会导致多尿;女性白带偏多,着凉、疲劳时尤多。
3、小便频,夜尿多,尿液清且长
阳气不足,无力将喝进的水蒸腾气化,水分多穿肠而过,便使得小便的次数和尿量增多。
幼儿频繁尿床,中青年人常夜尿,应该考虑是否阳虚。
4、腹泻
阳气虚乏,缺少火力,无法将食物彻底转化为营养吸收掉。
5、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
肾藏精,精生血,血养发,肾的健康状况可以反映在毛发上,肾阳不足、精血亏损的人易脱发。
肾阳虚会影响到脾胃阳气,脾阳不足会导致黑眼圈、口唇暗淡。
6、上热下寒
如果下焦阳气明显虚弱,根基不牢,便会上浮呈现在头面部,而肚脐以下阳虚阴盛,则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
上热:常见牙痛、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等热象,是假热。
下寒:尿多、便稀、腰腿冷痛、白带清稀,是真寒。
7、情绪低落
阳气不足,会导致人缺乏活力,阳虚的人喜静不喜动,性格多安静、沉稳、内敛,但也容易陷入抑郁、忧愁、悲伤中无法自拔,尤其在环境恶劣、天气阴沉时,情绪低落会更加明显。
造成阳虚体质的原因:
人的体质大部分来自先天禀赋,但后天养成也会导致阳虚体质。
1、服药不当
服药不当,过度使用清热解毒中药会压制阳气,加重阳虚。
2、食用寒凉食物
贪食寒冷饮食,容易导致或加重阳虚体质。
3、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
人应该顺应阴阳自然,顺应四时。白天阳盛阴衰;夜晚阴重阳弱,人在夜晚就应及时休息,收敛阳气,修复阳气,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准备。
熬夜会耗费阳气,使其无法潜藏休息,时间长了会导致阳虚。
阳虚体质易患的疾病:
1、肥胖
阳虚的人体内阴液偏盛,容易内生湿邪。湿邪的困缚会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无法彻底运化食物,如果这个人胃口还很好,就会出现肥胖。阳气不足的人多喜静不爱动,更会加重肥胖。
2、痹症
体内阳气虚衰,外部的风寒湿气会冲破阳气的阻挡,进入体内,阻滞血脉经络,使其不通畅。关节炎、类风湿、咳嗽、哮喘、慢性肠炎、腹泻、男性阳痿、女性痛经等病症都属于痹症。
3、骨质疏松
肾主骨,肾阳虚弱会影响骨骼的坚实程度,到了中老年容易患骨质疏松。
阳虚体质如何调理:
1、饮食上应忌食生冷,宜食温热食物;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多做适宜的活动,动则生阳,少熬夜,不宜久居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季节变换时要注意夏不贪凉,冬季温补。
食疗菜谱

1.山药薏苡仁杞子芡实粥
原料:山药、薏苡仁各50g,杞子、芡实各20g.
制法:将上四味洗净入锅,加适量水,小火炖成稠粥。
应用:经常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涩精。
2.核桃仁粥
原料:核桃仁50g,小米适量。
制法:一起入锅煮烂,入红糖调味。
应用:作点心用。
功效:健脾益气,温胃润肠。

3.韭菜炒鲜虾仁
原料:韭菜250g,鲜虾400g,盐、葱、姜、黄酒、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韭菜洗净,切段,鲜虾剥去壳洗净,葱切成段,姜切成末备用。烧热锅,放植物油,先将葱下锅炒香,再放虾和韭菜,烹黄酒,连续翻炒至虾熟透,起锅装盘即可。
应用:佐餐食用。
功效:补肾壮阳。

4.羊肉粥
原料:鲜羊肉100g,粳米100g,盐、姜、葱适量。
制法:鲜羊肉洗净,切薄片,姜、葱切成颗粒。粳米洗净,与羊肉、葱、姜、盐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成粥即可。
应用:佐餐食用。
功效:益气暖胃,温阳补虚。

5.狗肉粥
原料:狗肉150g,糯米(或粳米)100g,生姜、盐适量。
制法:狗肉洗净,切小块,生姜切颗粒。糯米(或粳米)洗净与狗肉同放锅内,放入生姜,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成粥,盐调味。
应用:作餐食用。
功效:补气健胃,温肾助阳。

6.龙眼肉粥
原料:龙眼肉15g,粳米100g,白糖少许。
制法:将粳米洗净,与龙眼肉同放锅内,先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成粥。
应用:作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心,养血安神。

7.桂圆蛋汤
原料:鲜桂圆肉50g(干桂圆肉25g),鸡蛋两个,干红枣15个,红糖适量。
制法:红枣、桂圆肉洗净,加水适量煮至红枣烂熟,将鸡蛋打散冲入汤内稍煮,加糖。
应用:可作点心服用。
功效:温阳补气养血。
食疗方来自:倪世美.中医食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