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科普】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关注的常见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科普】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关注的常见问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3135479_121124517

近期门诊有位老爷爷,每次饭后就出现头晕,多次在诊所及其他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做了不少,脑血管核磁、颈椎核磁、动态心电图等均未发现头晕原因,来我院做了动态血压,发现头晕的原因,是餐后低血压,那老年人血压到底和年轻人有什么不同,老年人血压有哪些常见的特点?

根据我国最新高血压指南及共识,总结如下: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机制

1.单纯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我国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率高,因主动脉弹性减弱,舒张期主动脉回缩力减小以及主动脉瓣膜反流而表现为舒张压低;也有部分患者舒张压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进而表现为脉压增大,脉压大与患者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

2.异常血压波动,昼夜节律异常:正常血压以白天高,夜间低,呈现杓型趋势,增龄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发生一系列改变,表现为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降低、β肾上腺素能系统反应性降低,导致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血压更易受体位改变、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引起异常血压波动。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可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于20%(超杓型)或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反杓型),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增加。清晨时交感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类缩血管物质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导致了清晨高血压风险的增加。

3.白大衣高血压、假性高血压增多:老年患者在医疗环境中情绪紧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由于老年患者血管钙化多,因此,假性高血压也不少见。

4.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多,高龄患者多合并衰弱: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等相关疾病。我国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约有10%患有衰弱,8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5%合并衰弱。

老年高血压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的总风险。推荐65~79岁且血压≥150/90 mmHg或血压≥140/90mmHg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开始药物治疗,建议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建议≥80岁且收缩压≥150 mmHg的患者开始药物治疗,先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对于衰弱且血压≥160/90 mmHg的老年人,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建议个体化制定血压目标值。

治疗方法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包括符合老年生理特点的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改善睡眠、避免久坐等。需要注意的是降压药物需遵循的原则:小剂量、长效、联合、适度、个体化。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