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岁就算“高龄孕妇”?这应是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该更新了!
≥ 35 岁就算“高龄孕妇”?这应是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该更新了!
195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首次将分娩年龄≥35岁的孕妇定义为高龄孕妇。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一定义是否已经过时?本文通过分析日本2023年的出生人口数据,探讨这一问题。
日本2023年出生人口数据分析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
2023年,日本出生人口为727,288人;
其中:胎次从第1胎、第2胎、……一直到10胎及以上;母亲年龄从14岁及以下,一直到55岁及以上。
(另有母亲年龄不详者6人,估计是嫁到日本的外籍新娘?)2023年,日本出生人口的母亲年龄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性;
其中:31岁的女性诞下的子女数量最多,为55,908人,占总出生人口中的比例为7.69%;然后依次为30岁、32岁、29岁、33岁,诞下的子女数量均超过5万人。2023年,日本出生人口中,母亲年龄≥35岁的出生人口为221,288人,占总出生人口中的比例为30.43%;
即,传统定义的“高龄孕妇”诞下了三成比例的子女。
其中:第1胎出生人口338,908人,母亲年龄≥35岁的第1胎出生人口为73,286人,其占比为21.62%;
第2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33.82%;
第3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44.85%;
第4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53.00%;
第5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58.18%;
第6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65.16%;
第7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68.18%;
第8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78.03%;
第9胎,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85.87%;
第10胎及以上,母亲年龄≥35岁的占比为88.31%。2023年,日本出生人口中,母亲年龄在31岁之前,第1胎出生的人口大于第2胎出生的人口;母亲年龄从32-42岁,第2胎出生的人口大于第1胎出生的人口;母亲年龄从43-55岁,第1胎出生的人口又重新大于了第2胎出生的人口。
尤其是母亲年龄为55岁及以上,共诞下子女13人,其中第1胎9人,占比最高。
日本55岁还勇敢生育第1胎的女性,真真令人钦佩!
从而证明:女性生育第1胎的年龄,比所谓“高龄孕妇”的35岁,还可再高20岁!
日本分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分析
(摘自厚生劳动省人口动态统计报告)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女性:
- 30-34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已升至第一;
- 35-39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升至第三,与排在第二位的25-29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相距不远;
- 40-44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已升至第五,高于排在第六位的15-19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也高于排在第七位的45-49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与排在第四位的20-24岁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十分接近。
结论
目前,中国女性的婚育年龄有愈来愈延迟的趋势,估计日本女性分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会成为中国女性分年龄组的总和生育率演化的方向!
目前,中国的婚恋市场上,部分城市女性因学历、工作等因素,年龄渐增而导致有可能成为所谓的1958年定义的“高龄孕妇”,舆论常常放大该部分女性的生育困难程度,从而有可能遭到男性的“另眼相看”。
其实,≥35岁就算“高龄孕妇”?这应是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该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