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美国新型隐形轰炸机B-21首飞成功
狼来了——美国新型隐形轰炸机B-21首飞成功
2023年11月10日,美国《空军与太空部队杂志》网站报道,第一架B-21“突袭者”轰炸机当天从加州帕姆代尔空军42工厂起飞,在空中盘旋了90分钟后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完成首次试飞。作为一架备受关注的战略轰炸机,未来将取代B-2“幽灵”地位的国之重器,B-21的首飞成功不得不让我们警惕,狼要来了!
图1:B-21被誉为B-2的升级版
B-21的发展之史——一个不满现状的“超越者”
作为一款新型隐形轰炸机,B-21的发展起源是冷战时期著名的隐形轰炸机B-2,而B-21的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B-2的影子。B-2设计理念诞生于冷战时期,目的是要通过极强的全向隐身性能突入苏联腹地,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搜索并消灭苏联履带式运举发射车系统,摧毁其核反击能力。
B-2的隐身特性表现卓越,其雷达的回波面积显著低于0.1平方米。这种隐身性能首先得益于其流畅的外观设计。B-2的外形光滑且圆润,没有明显的折痕,这减少了雷达波的反射。驾驶舱设计成圆弧形,当雷达波照射到此处时,它们会沿着舱体表面向外滑动,而不是直接反射回去。此外,密封式的玻璃舱罩设计成斜面,所有玻璃在制造过程中都掺杂了金属粉末,这进一步增强了对雷达波的屏蔽效果,防止其穿透并产生反射。
自从B-2问世以来,美军为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对抗军事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潜在对手”,美军不断对B-2进行各项性能的优化和升级。虽然B-2性能优异、表现出色,但是美军依然决定研发新型的隐形轰炸机来替代B-2。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B-2实在是太贵了,一架B-2成本高过等重黄金。哪怕是美军在财大气粗的时期,也仅仅制造了21架,更何况如今美国深陷财政泥潭,赤字高企不下的困境,难以有足够的军费去维持B-2的开支。另一方面,尽管B-2隐身能力突出,但面对中俄这种有着相对健全的预警监视防空系统的军事大国,B-2的隐身优势将逐渐被发展起来的中俄预警监视防空体系所抵消掉。为了能保持美军在隐形轰炸机领域上的领先优势,美军决定研发一款能够超越B-2的战略轰炸机。
图2:正面的B-21
B-21的独家设想——一个优秀的“四分卫”
在美军的设想中,B-21在未来将扮演高度自治的联网无人机群的“四分卫”角色。四分卫是美式橄榄球中进攻组织者,没有一个好的四分卫,球队的进攻将无从谈起。
一个优秀的四分卫首先自身就要有过硬的素质和敢于创新的思维。相对于升级潜力有限的B-2,B-21采取开放式架构,顾名思义,即可以随着技术装备的发展来更换其内部的设备、软件和系统,可以不断通过软硬件升级强化能力,确保它在未来几十年能持续不断应对演变、升级的威胁。为此,B-21采用了大量开源软件,意味着其可以兼容使用很多民用级元器件,把研发制造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并不是件难事。同时,采用开源软件意味着可以实现更多嵌套式功能模块比方说,给它装上电子干扰模块,软件一升级就可以变身成为电子干扰机;同理,也能变成侦察机,或蜂群系统母机,甚至挂载几十枚射程超200公里的AIM-260远程空空导弹,成为'武库机’。
作为四分卫,指挥组织能力自然不能缺少。引人注目的,是B-21与无人机联网协同作战的可能性。2021年12月,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向《政治》网站透露,将有一款新无人机与B-21搭配使用。有媒体将其形象地形容,B-21自带“保镖小队”出门。
从上述描述看,B-21已经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轰炸机了。B-21集成了很多先进传感器和通讯模块,特别注重信息处理和交互能力,事实上具备了某些预警机和电子侦察机的能力,可与很多信息战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他在航路中接收到敌方单位的电子信号,可以实时共享给作战体系。这就意味着B-21一旦深入到对手的后方,在对手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让地图变得向本方部分单向透明,进而辅助指挥官实时调整出更有效的作战方案。
这也是美空军发言人斯特凡内克所言“有生存力的、远程的、穿透性打击能力”的内涵所在。
图3:B-21具有流畅的飞翼布局
B-21的未来构想——一个隐秘的“突袭者”
作为一个隐秘的“突袭者”,设计者们为B-21添加了很多创新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只为B-21有一天能够突破防空体系,对敌深入打击。
B-21采用了最新隐身技术的设计,其中包括了先进的多功能性隐身材料,这些材料在隐身性能上显著超越了B-2轰炸机。得益于这种隐身能力的提升,B-21能够在敌方防空系统密集的区域内执行任务,同时保持较低的被发现概率。这些材料具备吸收或散射雷达波的能力,有效降低飞机在雷达上的反射强度,从而减少其在雷达上的可见度。此外,新型隐身材料还有助于降低飞机的红外辐射信号,减少由于发动机排气和其他热源导致的红外信号,使得飞机更难被红外探测系统发现。材料的颜色和表面处理技术有助于减少飞机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使飞机在视觉上更难以被发现。B-21使用隐身材料充分考虑了雷达、红外和可见光等多种探测手段,以实现全方位的隐身效果,具备全面防御主动雷达发射的电磁信号、被动探测系统可能察觉的电磁信号散逸以及红外和热辐射信号的能力。这些隐身材料的应用,使得B-21在现代战场上具有更高水平的隐蔽性,从而显著提高其生存能力和任务成功率。
另一方面,B-21的飞翼布局相比B-2更为简化,减少了飞机表面的折线和缝隙,减少了尖锐的边缘和角落外形,使轮廓线更加平滑和圆滑,进一步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B-21还通过减少外挂点,内埋弹舱设计等措施,进一步减少飞机的雷达特征。同时,B-21针对机身后缘,刻意对其形状进行优化,以减少雷达波的散射和降低红外特征。另外,为了更好减少飞机的红外特征,B-21的发动机进气口设计在机体背部,而且高度十分低矮。虽然设置在机身背部,对飞机的机动性有所限制。但由于飞机的定位是战略轰炸机,对机动性要求不高,而重视隐身性。同时,飞机飞行高度较高,发动机设置在背部,地面雷达难以发现飞机的红外特征,能进一步保证隐身性。通过这些优化的飞翼布局设计,B-21“突袭者”能够在现代战场上实现更高水平的隐蔽性,提高其生存能力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图4:首次展示的B-21
B-21将作为美国未来最关键的空军战略威慑力量,预计最先部署于美国关键的空军基地,并将在未来大约半个世纪内成为美国武器库的重要部分。而且B-21并非缩水版“幽灵”,尽管B-21的尺寸和起飞重量小于B-2,但其隐身性能、航电设备和战场感知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显著提升,被认为是一种超越B-2的新型轰炸机,具备执行更复杂任务的能力。因此B-21被广泛认为是美国空军战略打击能力的一次重大升级,具备了更强的隐身性能、多样化任务能力和经济可承受性,同时在技术成熟度和多用途打击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