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逆向思维打开投资的另一面?
如何用逆向思维打开投资的另一面?
在投资的世界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市场一片悲观时,往往是布局的好时机;而当市场热情高涨时,却可能蕴含着风险。这种反常规的投资策略被称为"逆向投资"。本文将为您揭示逆向投资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定投策略来增强逆向投资的效果。
投资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在券商工作的门卫大爷丝毫不懂投资,却通过投资赚了钱。当别人好奇地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说:看券商门口的停车场决定如何操作,没有车的时候就买入,车停满了就卖出。朴素的投资道理,却蕴含着"逆向投资"的深刻哲思。逆向投资大师邓普顿也曾说过一句话:"牛市生于悲观,长于怀疑,成于乐观,死于狂热"。
最近几年,全球迎来了多个黑天鹅事件,市场情绪较为悲观,不少人都在寻找破局的方式,逆向投资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这种策略到底可不可行?如何执行?
逆向投资真的奏效吗?
逆向投资是建立在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投资策略,倡导在市场低迷、悲观情绪弥漫之际,勇敢地买入;而在市场狂热、价格高企之时,冷静地卖出,旨在捕捉市场因过度反应而产生的非理性波动,从而在波诡云谲的股市中,挖掘出潜在的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复盘,分析逆向投资在中国投资市场中的效果:2005年二季度、2008年四季度、2014年二季度、2018年四季度、2022年三季度,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发行明显降温,如果在这几个时间点,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并持有至今,年化收益率却处在相对高点。
数据来源:Wind,2003.3.31-2024.6.30;平均发行份额=每季度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发行总份额/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发行总只数;区间收益率(年化)=[(1+区间收益率)^(250/交易日天数)-1]*100%。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可见,在基金发行遇冷时选择逆市布局,或通常能够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什么才是逆向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首先要打破市场上存在的一种对逆向投资的认识误区,即逆向投资≠反着买。虽然有一个"逆"字,但逆向投资的本质是从长远维度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这里的"逆"侧重于代表"逆小势,顺大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逆着股票的基本面,专门去找"弱势股"投资,可能就脱离了逆向投资的本意。
回溯过往,成功的逆向投资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在情绪极度悲观时投资。使用逆向投资策略时,我们应该更多聚焦于市场参与者,努力寻找市场的非理性因素,利用这些因素,挖掘被大众错杀的时代Beta机会,具体来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资金、情绪、筹码这些维度的数据来感受当下的市场温度。
选择优质资产。无论什么投资策略,资产的良好质地才有可能带来长期可持续的成功,逆向投资者所运用的原理是价值回归理论,当出现短期被错杀的机会时,需要综合评估是否会给行业或企业带来长期的压力,对于基本面都可能发生严重恶化的标的,一定要谨慎;而对于暂时遇到麻烦的标的可以积极进行布局。
持有足够长的时间。试图预测市场的短期顶部和底部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总是做短线,即便偶尔取得成功,背后也不免隐藏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而且,无论是优秀标的的价值发现还是市场对资产的重新评估,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逆向投资需要耐心等待市场兑现的那一刻。因此,长期持有可以避免因时机判断错误而导致的损失,掌握投资的大概率。
市场的非理性认知并不只存在于"大危机"中,从宏观到微观,处处可寻得这种非共识的机会,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下手:
仓位逆向:当宏观经济的风向标发生转变,或市场估值偏离其合理轨迹时,逆市入场或退场。回想2018年末,中证500、创业板等指数估值明显下降到底部区间,如果此时布局,可以收获不凡的效果。然而,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数据来源:Wind,2018.12.31;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风格逆向:市场的风格如同潮汐,周期性地在成长与价值、大盘与小盘之间往复切换,没有永远的胜者。当市场风格分化至极,便是风格逆转的前奏,逆向投资者在此布局,静待风格的轮回。例如,2014-2016年小市值风格占优,2017年-2020年大市值风格占优,2021年-2023年风向重新回到了"以小为美"。
行业逆向:当行业意外遭遇黑天鹅事件,投资者第一反应就是无差异的抛售相关公司股票,逆向投资者则可以在市场恐慌中淘金,判断黑天鹅事件对行业带来影响的深度及广度。此外,许多行业存在周期属性,逆向投资者可以在行业周期底部布局,等待周期拐点向上的机会。
个股逆向:公司自身的经营亦充满波动,在战略转型、大额投入、产品迭代、库存消化等关键时期,市场可能过度关注短期压力,而忽略了公司的长期潜力,导致公司价值被市场低估。在那些鲜有主流机构关注的中小公司中,可能也隐藏着被市场忽视的珍珠。
定投或让逆向投资更从容
逆向投资知易行难,在市场震荡磨底的阶段坚持定投,既能通过纪律性帮助我们收集更多投资份额,也有助于降低波动,从而克服恐慌情绪。
2018年3月9日至2021年的3月9日的三年时间,上证指数起止点位均为3300点左右,这期间市场走出了V型行情,如果是一次性投资,收益率仅为1%左右,最可怕的是,前期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单边下跌行情,无疑是对投资心态的巨大折磨,如果没有坚持到下一次3300点就赎回,还会造成实际的亏损。而定投则提供了一种巧妙的参与市场的方式,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有效平抑波动。
数据来源:Wind,定投周期为2018.3.9-2021.3.9。2018.3.9当日上证指数收盘价为3307.17;2021.3.9当日上证指数收盘价为3359.29。定投数据测算假设:定投金额为每期1000元,扣款频率为月,扣款日期为每月9日(如非交易日往后延至第一个交易日)。模拟定投计算公式: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额/每期净值)期末净值/(sum(每期定投金额投资期数))]-1;仅为模拟回测,不代表真实投资情况。定投累计收益率与一次性投资累计收益率的年化数据分别为3.91%、0.52%,计算方法为复合年化收益率=(1+区间收益率)^(1/(区间对应天数/365))-1。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定投策略的另一显著优势是其较高的容错率。在逆向投资的旅程中,选择定投可以显著降低因市场高点买入而带来的风险。即使在市场高点进行了投资,这些高位买入的份额也只是整个定投周期中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定投计划的持续执行,每次投资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将逐步减小,从而使得早期投资决策的"错误"对最终结果的影响逐渐淡化。
市场悲观的时候或许也正是投资应该乐观的时候,与其陷入煎熬,不如尝试逆向投资,主动出击,耐心等待时光花开!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基金投资策略、投资范围、基金经理等相关信息,可前往银华基金官网的信息披露板块查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