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传「刷牙后别漱口」不然等于白刷!几十年习惯要颠覆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传「刷牙后别漱口」不然等于白刷!几十年习惯要颠覆了吗?

引用
丁香医生
1.
https://dxy.com/article/189939

刷牙后是否需要漱口?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争议的话题。最近,有新科普建议指出,刷完牙后不要立即漱口,这一建议引发了广泛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建议背后是否有科学依据,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施这一建议。

一天要刷两次牙、每次刷牙刷满 2 分钟、掌握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积极使用牙线。这几点健康刷牙建议,大家都不陌生、听得耳朵都要长茧子了,最好是早就乖乖听话照做了。

但是最近呢,有不少新科普不断出现,在教着大家「刷完牙,别漱口」来提高刷牙效果。

刷牙是不是要漱口的讨论真心多

图片来源:小🍠

吃瓜群众的普遍反应都是:啊?!这都什么专家建议啊?!也太离谱了吧!?不漱口那多难受谁做得到啊啊啊……

具体考证一下,这回还真没错呢:

确实是一条有理有据的科学建议。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建议大众:

刷完牙之后不用水漱口,而是吐掉多余的牙膏沫就好。

该建议最新修订于 2022 年 2 月 15 日

图片来源:NHS 官网

澳大利亚牙科协会(ADA)也建议:

所有 18 个月以上的孩子,刷牙后不漱口。


图片来源:The use of fluorides in Australia: guidelines

但是这个建议在实际生活中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啊!不吐牙膏沫有没有害处?又要怎么权衡利弊呢?……

我们咨询了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专家在内的一众牙科口腔科医生,终于捋清楚了:

「刷牙不漱口」属于锦上添花的高阶技巧,但必须要把其它刷牙习惯先做到位。

确实有好处:不漱口有助于预防蛀牙

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蛀牙,早已经是口腔医学届的共识。氟元素可以和牙齿表面结合,让牙釉质更能好地抵抗酸的侵蚀,缓解脱矿的进程,最终达到防蛀的目的。

刷牙后不立即漱口的好处在于,减少了对氟的稀释。如果刷牙之后直接漱口,牙膏和牙齿接触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氟元素在牙缝中匆匆到此一游,就进到城市下水道里,也就来不及充分发挥作用。

有不少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证明:比起刷完牙不漱口的人,漱口越干净,越容易蛀牙。

在英国曼彻斯特曾面向 2000 多名青少年展开研究发现:

用漱口杯漱口的孩子平均有 3.97 颗牙发生了蛀牙,蛀牙的情况高于用其它漱口方法(比如用手接水)或不漱口的孩子(平均 3.61 颗),而对比自称不漱口的孩子(平均 2.91 颗)差距更明显。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

在 4000 多名青少年中,经过 3 年时间跟踪,用漱口杯漱口的人群平均比不漱口的人,多长了 1 个牙面的蛀牙。

另一个容易被提出的质疑是,牙膏沫不漱干净真的安全吗?氟过量会不会有风险?

不用太担心:不会导致氟斑牙或氟中毒

对于牙齿已经长好的成年人,无需顾虑氟斑牙。这是因为,氟斑牙是过多的氟在牙齿发育阶段进入机体时才会发生。

对于儿童,引导好小孩子把多余的牙膏沫吐掉,也不会导致氟斑牙。我们可以计算推演给不放心的家长们看看:

20~30 个月龄,是发生氟斑牙风险较大的时期,建议每日氟摄入量为 0.05~0.07 毫克氟/千克体重/天。假设一个 2 岁孩子的体重是 13 公斤,则每天的氟安全摄入量是 0.65~0.91 毫克。

在中国,儿童含氟牙膏的氟含量标准是 0.05%~0.11% 之间,而 3 岁以下儿童刷牙推荐的牙膏使用量是米粒大小(约 0.1 克),那么一次刷牙接触到的全部氟化物量可能 0.05~0.11 毫克。


👆 3 岁以下儿童推荐用量
图片来源:uptodate:婴幼儿预防性牙科保健和咨询


3 岁以上儿童推荐用量
图片来源:uptodate:婴幼儿预防性牙科保健和咨询

还有一点可能会颠覆大家认知,2020 年发表在《儿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献认为:吐牙膏沫,其实比漱口会摄入更少的氟到体内。

至于氟中毒,需要摄入更多的氟才会发生,单靠刷牙是很难的。

共识的建议:先做好其它护牙习惯再说

实际上,刷牙最重要的是刷牙的方式和技巧,包括刷牙的频次、力度,其次是对的牙膏打辅助,排在最后的才是漱口与否这些小动作的调整。

给大家再划一次重点:

护牙好习惯

1)每天早晚都刷牙

2)每次刷牙 2 分钟以上

3)掌握巴氏刷牙法

4)使用含氟牙膏

5)配合使用冲牙器、牙线或牙间刷

6)日常要少吃糖和碳酸饮料等

以上都是口腔科医生建议大家要优先培养的习惯,但当前严酷的现实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

● 在中国的各个年龄段人群中,每天刷牙 2 次的人,不足 50%;

● 含氟牙膏的普及率在 5 岁儿童中,不足 50%;

● 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高的儿童蛀牙率。

我们也特意向中华口腔医学会的专家求证过:国内目前没有给公众「刷牙不漱口」这么细致的行动建议。

绝大部分牙医给自己家人、身边人包括患者对建议,通常也是不提「不要漱口」的,而是强调整体习惯到位。

如果大家都还没养成以上习惯,那就别管漱口不漱口的了,先抓住主要矛盾,咱先要刷够量、刷到位。

如果你足够确信已经坚持做好以上习惯很多年,作为在爱牙护牙意识和习惯上都遥遥领先的前沿标兵,可以尝试「刷牙不漱口」这个更高阶的技巧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你可以——

方案 1:挑选喜欢口味且刺激性低的含氟牙膏,慢慢适应不漱口的干刷感觉

方案 2:尝试减少漱口的用水量,或者把牙膏浆在嘴里多含一会儿

方案 3:使用含氟漱口水而不是清水漱口

本文合作专家

闫恺潇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种植科 主治医师

本文审核专家

韩莹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副主任医师

策划:王姐 大熊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How to keep your teeth clean (2022) NHS. Available at: https://www.nhs.uk/live-well/healthy-teeth-and-gums/how-to-keep-your-teeth-clean/ (Accessed: 04 February 2024).

[2] Spencer A. The use of fluorides in Australia: guidelines[J]. 2006.

[3]Hausen H. Fluoride toothpaste prevents caries[J]. Evidence-Based Dentistry, 2003, 4(2): 28-28.

[4]Chestnutt I G, Schäfer F, Jacobson A P 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oothbrushing frequency and post‐brushing rinsing on caries experience in a caries clinical trial[J]. 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 1998, 26(6): 406-411.

[5]Wanless M. Oral health: Spitting evidence[J]. British Dental Journal, 2014, 217(11): 612-612.

[6]Pitts N, Duckworth R M, Marsh P, et al. Post-brushing rinsing for the control of dental caries: exploration of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o establish what advice we should give our patients[J]. British Dental Journal, 2012, 212(7): 315-320.

[7]Chesters R K, Huntington E, Burchell C K, et al. Effect of oral care habits on caries in adolescents[J]. Caries research, 1992, 26(4): 299-304.

[8]Sonbul H, Birkhed D.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a modified fluoride toothpaste technique on approximal caries in adults with high caries prevalence. A 2-year clinical trial[J]. Swed Dent J, 2010, 34(1): 9-16.

[9]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127

[10]Abanto J, Rezende K M P C, Salazar Marocho S M, et al. Dental fluorosis: exposur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 2009.

[11]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婴幼儿龋防治指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 56(9):8.DOI:10.3760/cma.j.cn112144-20210301-00097.

[12]Ashley P F, Attrill D C, Ellwood R P, et al. Toothbrushing habits and caries experience[J]. Caries research, 1999, 33(5): 401-402.P0-O-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