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将迎来一轮的人口死亡高峰!专家:三个因素驱动所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将迎来一轮的人口死亡高峰!专家:三个因素驱动所致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TDRQCC0556A18Z.html

复旦大学学者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这一现象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历史上出生数的波动、存活率的显著提升以及死亡率的持续下降。

历史上出生数的波动

与死亡率紧密相关的是出生率。既然预测未来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那么在此之前必然也存在过一个前所未有的出生高峰。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出生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婴儿的出生率受到战乱的严重影响。尽管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孩子越多越好,但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一个家庭能有一两个健康长大的孩子已属不易。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逐渐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许多适龄产妇选择到医院分娩,这不仅为产妇提供了保障,也确保了婴儿的健康出生。因此,在1949至1958年这9年间,我国婴儿出生率达到了高峰。

然而,这一趋势并未持续。1959至1961年的三年饥荒期间,我国婴儿出生率受到了严重冲击,但这种冲击很快消失,因为饥荒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补偿措施。

仅仅一年后,我国的生育率再次达到高峰,1963年出生的婴儿高达2954万人,这样的出生高峰一直持续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尽管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婴儿出生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之前第一、二次婴儿高峰出生的孩子逐渐进入适龄阶段,我国的婴儿出生率在计划生育控制下仍然有所上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同一时期出生的孩子逐渐老去直至死亡。专家预测,这些婴儿高峰出生的孩子集中进入老年阶段将在2010至2028年、2022至2035年、2040至2059年这些年份之间。

因此,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由于年轻人观念的转变,尽管国家放开了二胎、三胎政策,但仍有不少年轻人不愿生育。目前,人口问题仍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除了这个因素导致死亡高峰外,我们还发现不少并非同一时期出生的婴儿,在死亡时间上却出现了同步现象,这正是复旦专家在文章中提到的第二个因素。

存活率的显著提升

如上文所述,2010至2028年是专家预测的第一波死亡高峰时期,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一时期。尽管我们周围有不少老人,但并未达到高峰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我国医疗环境的不断提升密切相关。在古代,一个人活到五六十岁已算长寿,但现在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十分常见,甚至有不少百岁老人。这种现象导致本应在这一阶段死亡的老人开始往后推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医疗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自然会延长人们的寿命。因此,专家预测,2000至2035年出生的人能活到65岁以上的比例基本都保持在80%至90%。

甚至在这期间出生的人们能活到80岁以上的比例依旧保持在80%至90%,这是因为死亡率的不断下降,越晚出生的人口存活率自然也就越高。

因此,在这期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能活到老龄阶段。但要注意,尽管人们的存活率提升了,死亡高峰依旧存在,甚至这一死亡高峰会持续到21世纪末。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复旦的这两位教授建议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提早做准备,向大众普及生命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加强安宁疗护体系的建设,让老人们能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还要加强殡葬服务,让“天价墓穴”不再成为老人们的担忧,确保供需平衡。

死亡率的持续下降

与存活率相辅相成的是死亡率。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由于医疗环境的改善,我国老龄人口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这直接导致的因素自然就是死亡率的大大下降。实际上,我国死亡率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开始不断下降。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安定和医疗环境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直到1957年,我国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虽然在三年饥荒时期死亡率有所上升,但在三年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死亡率再次开始下降。即使在计划生育阶段,我国的死亡率仍然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开始呈现出老龄化趋势。特别是在2023年,65岁以上老人占比从1982年的4.9%提高到了15.4%,也正是这一年,死亡率开始明显上升,据统计,2023年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110万人。

尽管由于我国医疗环境的改善,人们的寿命有所延长,但据统计,这些延长死亡的人数最终还是会在2030至2045年这期间集中死亡,并且死亡率以每年3.8%的速度不断增长。

这种现象不仅对未来的社会产生不小的冲击,甚至对家庭、个人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象,国家及相关部门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将这一冲击减小到最低程度。

信源:

《人口研究》中国人口死亡高峰的特征与演化机制=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 | 张震 李强2024年03期

复旦新研究:中国将迎人口死亡高峰,专家呼吁加强殡葬服务规划避免“死不起”「附中国人口现状分析」=前瞻网2024-07-08 11:39

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专家呼吁加快安宁疗护体系建设|最新研究=界面新闻2024-07-06 17:58北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