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行测备考:浅析间隔增长率的应用场景
2025国考行测备考:浅析间隔增长率的应用场景
间隔增长率是行测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它不仅考察考生对增长率的理解,还考察考生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本文通过四个具体的例题,详细介绍了间隔增长率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考点。
什么是间隔增长率?
间隔增长率是指在两个时间点之间,通过一个中间时间点计算的增长率。例如,计算2022年相对于2020年的增长率时,需要通过2021年的数据来计算,这就是间隔增长率。
间隔增长率的应用场景
例1:间隔增长率的基本应用
题目:2022年,全国共有260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同比下降38.23%,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22个百分点;累计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同比减少32.57万亿元。
问题:2022年全国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只数与2020年相比约:
A. 下降45% B. 下降57%
C. 下降66% D. 下降69%
分析思路:根据题目问法判定本题为间隔增长率的考法。2021年的同比增长率=,根据间隔增长率公式,可得R=。因此,选择B选项。
例2:间隔倍数的应用
题目:2023年2月,全国旅游客车销量约是2021年2月的:
A. 1.3倍 B. 1.5倍
C. 1.7倍 D. 1.9倍
分析思路:根据题目问题可知本题是间隔倍数的考法。根据间隔倍数=R+1,可以先求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率,2023年2月全国旅游客车销量与2021年2月的间隔增长率为40.3%-10.5%-40.3%×10.5%≈29.8%-40%×10%≈26%,2023年2月,全国旅游客车销量约是2021年2月的1+26%=1.26倍,与A选项接近。因此,选择A选项。
例3:间隔基期量的计算
题目: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率比2014年下降1.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增长率比2014年下降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率比2014年下降2.3个百分点。
问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
A. 1.9 B. 2.2
C. 2.6 D. 3.0
分析思路:本题求的是间隔基期量,可以先求间隔增长率,然后再求基期量即可。2014年同比增长率为8.2%+0.8%=9%,根据间隔增长率公式,可得2015年相对于2013年的间隔增长率为8.2%+9%+8.2%×9%≈17.2%+0.72%≈18%。又,可得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直除前两位为26,因此,选择C选项。
例4:年均增长率的估算
题目:(江苏)2019年,全国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0.6台、洗衣机96.0台、电冰箱100.9台、空调115.6台、汽车35.3辆。.........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902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3.4%。
问题:按2001—2019年的年均增速估算,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介于:
A. 2320元和2370元之间 B. 2370元和2420元之间
C. 2420元和2470元之间 D. 2470元和2520元之间
分析思路:江苏省考中,年均增长类的时间段需要“翻旧账”,2001年初即为2000年末,故年均增长率为13.4%。根据间隔增长率公式,可得2021年相对于2019年的间隔增长率为13.4%+13.4%+13.4%×13.4%≈26.8%+1.8%≈28.6%。则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元),在C选项的范围内。因此,选择C选项。
通过以上四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间隔增长率在行测考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掌握间隔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