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代理是什么意思?详解风险代理的含义、类型及法律规定
风险代理是什么意思?详解风险代理的含义、类型及法律规定
在法律诉讼中,风险代理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方式。它与传统的代理制度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风险代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风险代理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一、风险代理的含义
风险代理是指委托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委托诉讼代理,委托人先不预支付代理费,案件执行后委托人按照执行到位债权的一定比例付给代理人作为报酬。如果败诉或者执行不能,代理人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债权一旦执行到位,被代理人将按照约定的高额比例支付给代理人,对双方来讲都存在一定风险,所以称之为风险代理。
二、风险代理的区别
风险代理分为部分风险代理和全风险代理。
部分风险代理:前期支付一定基本律师费用后,再根据结果按比例支付律师费,此比例低于上述全风险代理。
全部风险代理: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与律师协商确定,一般根据案件结果按比例收费,一般不超过合同标的额的30%。
三、风险代理的对比
风险代理与传统的代理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 风险代理的对象多是疑难复杂,特别是执行难度比较大的案件,否则委托人不会同意风险代理。
- 代理结果与律师报酬及投资回收密切联系,即律师不仅要承担收不到代理费的风险,还要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这促使办案律师不得不加强责任心。
- 约定的收费比例比较高,对律师的吸引力比较大。
- 委托人对承办律师的信任度高,律师对案件实体权益的处分权限比较大。
四、风险代理的法律规定
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式确认风险收费是律师收费的一种方式,确认风险收费的合法性。
费用标准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
- 婚姻、继承案件;
-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
-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等。
第十二条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第十三条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律师事务所应当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约定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收费数额或比例。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风险代理制度。如果官司最后败诉了,或者执行不能中途撤诉的,代理律师就会得不到任何报酬;但是如果官司一旦打赢,那么委托人将按照约定的高额比例支付给委托律师,这种代理对双方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