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琼州跨海大桥,建不建?DeepSeek给出逆天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琼州跨海大桥,建不建?DeepSeek给出逆天方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0112186_121015657

每年春节前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建不建这件事总会被各路网友搬上热搜,引发热议。近日,AI模型DeepSeek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建设方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超级工程的可行性究竟如何。

大家发现没,每年春节前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建不建这件事,总会被各路网友搬上热搜,引发一众热议。
别的不说,光是咱楼Sir的后台或网友交流群,就能经常看到相关的留言。
这不,楼Sir在后台随便一搜“跨海大桥”,直接蹦出了至少不下百条的讨论。
| 部分网友留言
这些评论中,有的认为,不建跨海大桥,海南永远飞不起来;建个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比什么都强。
也有人觉得,建大桥,并非明智选择,试想一下,堵在大桥或是遇见台风的情景,只有轮渡是最正确的选择。
那么,这个跨海大桥,要不要建?能不能建?万一要建,怎么建?
关于这些问题,之前楼Sir扒过一部分,至少从当下的技术角度上来看,还是有待攻克。
这不,就连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都曾表示,在琼州海峡上修建跨海大桥,从技术上来讲,甚至比创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更具挑战性。

| 港珠澳大桥 珠海房姐拍摄
即使要建设的话,还有3个“世纪难题”摆在眼前:
一是,琼州海峡中间有海沟、海水更深;二是,地质覆盖层更深;三是,自然环境更恶劣,比如每年几乎都会被台风横扫。
先不说资金、技术、工程等问题,光是上述几点,就让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这件事,变得异常艰难。
楼Sir还注意到,最近几年,每到年关前后,官方都会出来发声进行澄清。
去年2月,官方就表示跨海大桥等相关工程建设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 新闻截图
今年1月,省发改委再一次给出同样答案,即可行性有待研究论证,同时还表示,将加快推进湛海高铁项目,进一步提高琼州海峡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 新闻截图
看明白了吧,反正官方也没把话说死,这跨海大桥啊,既没说要建,也没说不建
不过嘞,楼Sir发现,尽管官方早已数次发声,但还是有很多网友不死心,并对跨海大桥这件事抱着非常大的期待。
对此,楼Sir突发奇想,利用最近爆火的DeepSeek,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结果嘛,这个超级强大的AI模型,直接给出了十分逆天的答案,具体怎么说的?
接下来,楼Sir结合DeepSeek的相关解答,帮大家揭晓一下。

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官方并未放弃设想
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是否建设的争议,目前官方表态和各方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以下是综合分析:
1)官方最新表态:可行性仍需研究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25年1月多次回复中明确表示,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可行性仍需进一步论证。
主要难点包括:
自然条件复杂:海峡水深、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烈度高,且常年受强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难度远超港珠澳大桥。
水道繁忙:琼州海峡是国际航运要道,桥梁建设需兼顾通航需求,技术挑战大。
替代方案推进:当前重点是通过湛海高铁(建设中)、新海港客运枢纽等提升运输效率,缓解交通瓶颈。
2)支持建设的观点
经济与战略需求:海南自贸港计划2025年封关运作,亟需加强与内地的快速连接以促进贸易和人员流动,跨海大桥可将海口至广州的铁路通行时间大幅缩短。
技术储备与规划预留:广东和海南的国土空间规划,均提及“远景预留琼州海峡通道”,表明长期规划中并未完全放弃该设想

| AI生成仅供参考
3)反对或暂缓建设的理由
经济性价比不足:预计投资超过2000亿元(考虑通胀),但海南当前经济体量仅占广东的1/20,短期内回报率低。
生态与通航风险:海峡生态敏感,桥梁可能影响海洋环境;同时需确保主航道通航安全,设计难度极高。
现有交通提升效果:湛海高铁开通后,火车轮渡时间有望缩短至1小时以内,叠加新海港枢纽,可部分满足运输需求。
4)未来展望
海南经济发展是关键:若自贸港政策推动海南经济显著增长(如GDP接近中等省份水平),跨海通道的紧迫性将增强。
技术突破与资金支持:需进一步攻克深海施工、抗震等技术难题,并争取国家层面资金和政策倾斜。
看懂了吧,楼Sir简单总结一下,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建设,短期内可能性很低,官方更倾向于通过优化现有交通来满足需求。
但是,作为连接海南与内地的“超级工程”,跨海大桥的战略意义仍会被长期关注。
至于未来能不能建设,还得取决于海南经济发展的成效,技术突破,以及国家战略调整的综合评估。

怎么建?DeepSeek的逆天方案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童鞋还是不死心,楼Sir注意到,有人专门在网上Po出了建设跨海大桥的解决方案
说实话,虽然楼Sir不是学建筑的,但看完之后大为震撼。
关于跨海大桥的建设,DeepSeek不仅给出提出了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同时还对其进行了优化。
然而,最最最最牛批的是,这模型就连跨海大桥的经济与战略价值都计算出来了。
此外,还有实施路径、风险对冲,甚至融资模式的建议…
它,是这么说的:

一、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单一桥梁或隧道难以胜任

1)全桥梁方案:主跨需超2000米(远超港珠澳大桥的460米),深海桥墩施工风险极高,且台风期可能封闭。
2)全隧道方案:沉管隧道需穿越复杂地质,抗震和通风成本巨大(参考渤海湾隧道估算成本超3000亿元)。
3)悬浮隧道:全球尚无成熟案例,技术风险极大。
4)轮渡升级:治标不治本,即使投入更多船舶和码头,运力上限仍受制于天气和航行时间(单程需1.5小时)。
关于第四点,楼Sir这里插一嘴,尽管今年很多人表示出入海南岛相当丝滑,但楼Sir亲身体验了一下,所花时间并不算短。
无论进岛还是出岛,楼Sir驾车从进港、上船、开船,再到对岸下船,基本也花了4个小时。

| 出岛实拍 楼Sir拍摄

二、最优解:桥隧结合+人工岛+超级枢纽

1)主体结构:分段式桥隧组合
浅水区桥梁:东西两侧近岸浅水区(水深<40米)采用多跨斜拉桥,降低深海施工难度。
深水区隧道:中央深水段采用盾构法海底隧道,避免干扰航运,规避台风直接冲击。
关键技术:借鉴日本青函隧道抗震技术、港珠澳大桥的装配式桥墩工艺。
2)人工岛多功能枢纽
在隧道与桥梁衔接处建造2-3座人工岛,集成交通中转、物流仓储、新能源补给(如氢能)和旅游服务;人工岛可安装风电、光伏设施,实现通道能源自给。

| AI生成,仅供参考
3)智慧化交通系统
通道配套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磁悬浮货运管道(试验段),远期预留真空超级高铁(Hyperloop)管线空间,通过5G+北斗实现全路段实时监控,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事故。
4)生态保护创新
桥梁段采用“声屏障+生态廊道”设计,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声光干扰;隧道施工弃渣用于人工岛填筑,避免海底倾倒污染。

三、经济与战略价值

1)直接效益

通行时间从轮渡3小时缩短至30分钟,物流成本下降40%(海南至广东陆运成本占比超25%);预计带动海南GDP年增2-3个百分点(参考杭州湾大桥对宁波的拉动效应)。

2)国家战略意义
打通“泛南海经济圈”陆海联动通道,强化海南作为“一带一路”南向支点的地位;为台湾海峡、渤海湾等未来超级工程,积累技术经验。
四、实施路径与风险对冲
1)分阶段推进
一期(2030年前):建设西线公铁两用隧道,优先满足货运和铁路需求;二期(2040年前):东线复合通道+人工岛枢纽,扩展旅游和能源功能。
2)融资模式创新
采用“主权基金+社会资本+REITs”组合,如设立“琼州海峡开发银行”,发行专项债券。
3)风险预案
地质风险:通过海底三维地质建模(类似英法隧道)提前规避断裂带;台风应对:隧道段设置可封闭式通风塔,桥梁段采用主动阻尼减震技术。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啥想法,反正楼Sir直接当场震惊八百年了。
而且就这么看下来,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可不仅仅是一条连接海南与内陆的通道,更是一个震古烁今的超级工程啊。
当然了,尽管DeepSeek有够强大,并且给出了一些方案,但想要建设的话,肯定还会有各种各样、超乎常人的挑战。
不管怎么说,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关于跨海大桥,各位有啥想说的,咱们评论区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