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安全知识宣传
冬季取暖安全知识宣传
随着冬季的到来,取暖设备的使用频率增加,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种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帮助您度过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季。
安全使用取暖设备
空调
- 家用空调寿命是8到10年,建议及时更新。
- 长时间不使用,要拔掉插头。
- 请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插头插座及空调开关。
- 空调电源线不要接太长,避免出现打火现象。
电暖气
- 选用带地线的三孔插座。
- 不宜覆盖物品。
- 远离易燃物。
- 人离开立即关闭电源。
电热毯
- 平铺使用,避免折叠。
- 不要长时间持续加热。
- 使用超过5年建议及时更换。
浴霸
- 冬季第一次使用时要进行线路检修。
- 浴霸严禁接触暖气、自来水、燃气及其管道。
电暖宝
- 在通电前要确定插座干燥。
- 切忌将电暖宝抱在怀中充电。
- 严禁针刺、重压,以防液体漏出,造成漏电。
小太阳
- 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皮肤灼伤。
- 加热过程避免直视炉丝。
- 插座不能位于取暖器正上方。
- 取暖器使用时远离可燃烧物。
一氧化碳中毒
什么是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碳氧化合物,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上,一氧化碳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反应)等;同时具有毒性,较高浓度时能使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危害人体的脑、心、肝、肾、肺及其他组织。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原因
家庭生活中,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来源很多,常见有以下几方面:
-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能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致使中毒。
- 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接头密封不严或烟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 遇刮大风、下大雨、连续阴天等恶劣天气,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 汽车尾气,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着,也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 空调,特别是在狭小密闭的房间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与外界空气进行互换,不然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危及身体健康。
- 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等,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极度危重者会持续深度昏迷,脉搏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或出现40℃高热等症状;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一氧化碳的后遗症: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 在使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烟道通畅,定时通风,绝不能直接使用无烟道煤炉或木炭盆取暖。
- 购买燃气热水器时,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检测合格的热水器,并请专业人员安装,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 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应将排气管伸到室外,并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 学习预防知识,比如燃气管路要经常自检并定期联络专人更换,不能在密闭的空间涮火锅等。
一氧化碳中毒家庭急救方法
-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 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 轻度中毒者,观察一段时间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中、重度中毒者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冬季防火六不要
不要对家庭消防安全掉以轻心。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空调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不要让家用电器带“病”工作。
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要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另外,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不要让儿童玩火,做好监护工作。
家长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使一些孩子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烧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不要随地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
家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气钢瓶、气体打火机等。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不要用电暖器烘烤衣物。
有些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经常使用电暖器、电炉子等取暖设备,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温度也很高,有些人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事实上,这种做法危险性很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不要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对阳台和窗户进行密封。
居民在使用液化气时,要确认气体阀门置于关闭位置。如一旦发生液化气泄漏,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不能动用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