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学科和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深度解读!学科和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学科"和"专业"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提及,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学科与专业的本质差异,以及如何评估一所高校的学科实力。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也就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教育学等。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TI3735-92对学科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而专业的概念则比较常见了,专业的解释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那么,二者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
学科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也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还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而专业则是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等构成。通俗来讲,学科更侧重于科学研究,专业更侧重于人才培养。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区别
最权威的解释: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
目前,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共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13个学科门类,下设有111个一级学科。例如:法学门类下设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6个学科,也就是这6个学科都是一级学科,而社会学一级学科下设社会学史、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等多个学科,也就是俗称的二级学科。
此外,关于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还有其他的衍生概念,例如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小编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博士点的概念
在了解一级学科博士点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博士点的概念。博士点,是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点包括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点。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又称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指该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旦该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则下设的二级学科自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例如,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于2018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则该学科下设的3个二级学科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
怎么样判断一所高校的学科实力?
衡量一所高校的学科实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ESI综合排名、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双一流建设学科等。
ESI综合排名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共分22个学科),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学科评估结果
这里说的学科评估结果是指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的结果,该评估主要是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因此,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前三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一些单位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誉突出的学科,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而国家重点学科又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需要注意的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衡量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学科实力的硬指标。目前,我国共有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共86所,其中大部分入选了“双一流”。相反,有很多入选双一流的高校都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如果说,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代表着现在的学科实力,那么,双一流建设学科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潜力。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也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一般情况下, 衡量一所高校的学科实力,参考以上几个标准就足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