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中央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中央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BBLK5M10519F913.html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理解现代货币体系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从M0到M3,每个货币层次都反映了不同形式的货币流动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中央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及其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各国央行都会根据流动性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M0、M1、M2等。
M就是货币money,后面的数字表示理论上的转换次数。
M0是现金,不用转换就可以直接支付;M1表示要经过一次转换才能变成现金;M2表示要经过两次转换才能变成现金。
不过,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各层次的界限逐渐模糊,并且层次越高,界限越模糊。
同时,由于各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名称不同,加之金融创新程度的差异,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但都基本遵循了流动性强弱的标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即狭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即广义货币;
M3=M2+债券+商业票据等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0为现金,可以直接支付。
M1的增量部分(即M1-M0,下同)为活期存款,有些国家还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可以通过支票、银行卡等方式直接支付。
M2的增量部分又叫做准货币,必须转化为活期存款才能支付。
M3的增量部分流动性稍差,虽然也能较快变现,但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1994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首次规定我国四个基本货币层次的划分,从M0~M3。
其中,M3只测算不公布,M0、M1和M2的供应量都会在月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公布。

1、M0=流通中的现金

指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即央行发行的现金扣除商业银行的库存,就是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2、M1=M0+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可以开支票直接支付,个人信用卡存款也能刷卡消费。
早年,借记卡还不普及,活期储蓄存款的主要载体是存折,无法直接支付,因此未被计入M1而是计入了M2。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剔除货币基金存款和购买的存单)+非存款类机构持有的货基份额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就是通常所说的非银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俗称非银存款。
2018年1月,央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此前,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由于宝宝类货币基金可以直接支付,流动性与活期储蓄存款差不多,因此2018年1月起被纳入了M2。
但被纳入M2的可不止宝宝类货基,只要是非存款类机构持有的货基,哪怕没有支付功能,也纳入了M2。
本次货币市场基金统计方法的完善,增加了广义货币M2的统计数值!
此前,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中只有购买了银行存款或存单产品的部分,才被计入M2。
此后,此类货基全部被计入M2。

举个例子!
此前,在100元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中,只有70元购买了银行存款或存单产品,M2为70元。
此后,无论购买多少银行存款或存单产品,这100元货基全部计入M2,增加了30元。

4、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银行存款种类与各层次货币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除了流通中的现金和货币基金,广义货币M2主要由银行存款构成,几乎涵盖了所有银行存款产品。
按客户种类划分,银行存款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企事业单位的对公存款,也叫单位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2、自然人的储蓄存款。
3、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以上都属于广义货币M2。
4、银行同业存款,即一家银行存在另一家银行的存款,不属于M2。
严格来说,银行同业存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款,属于银行间的资金调剂,被计入“同业存放”科目。
因为银行资金主要来自公众存款,如果银行同业存放也算作存款,就会导致重复计算,并且重复缴纳法定存款保证金。
5、不记名存款
目前,只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不记名的,没有计入M2。
因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能提前支取,只能在二级市场转让,有损失本金的风险,更像是一种债券,因此被计入M3。

从货币创造者的角度进行分类,对各层次货币进行分析:

1、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由存款准备金和现金构成。
其中,现金对应着M0。
2、商业银行利用信贷机制创造的存款货币,对应着M1中的主体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再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存款,对应着M2;
3、大型非金融企业利用自身信用创造的票据货币,属于M3。
央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债权人不得拒收。
存款货币不具有法偿效力,债权人可以拒收,因为商业银行有破产的风险。
至于大公司的商业票据,通常只有长期合作伙伴才愿意接受。

货币供应量曾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介目标,特别是广义货币M2,属于数量型目标。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转而以价格型的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