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坛大变天!大选结果出炉,朔尔茨黯然退场?中方提前收到重诺
德政坛大变天!大选结果出炉,朔尔茨黯然退场?中方提前收到重诺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2月23日落下帷幕,基民盟主席默茨领导的联盟党以29%的得票率胜出,现任总理朔尔茨承认败选。此次选举结果将对德国政坛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引发国际关系的连锁反应。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月23日傍晚,德国联邦议院选举落下帷幕,这场选举引发德国政坛巨震,深刻影响着德国未来走向,也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当日,德国基民盟主席、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在柏林的竞选庆祝活动上宣布赢得此次选举,随后呼吁尽快组成新政府,他强调世界发展节奏不会因德国而停滞,德国必须快速恢复高效执政能力,还承诺会让德国重回稳定、高效的治理正轨,并且表明自己会为之全力以赴。而德国现任总理、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则承认选举失利,直言这是一场痛苦的失败。社民党秘书长马蒂亚斯・米尔施也表示,联盟党掌握组建政府主动权,后续将依据最终选举结果展开谈判。
默茨(资料图)
此次选举中,各政党得票情况备受瞩目。德国电视一台发布的出口民调结果显示,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获得了29%的选票,在众多政党中领先;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收获19.5%的选票;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仅获得16%的选票;德国绿党得票率为13.5%;左翼党得票率为8.5%;自民党得票率为4.9%。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选举投票率高达84%,创下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这表明德国民众对此次选举极为关注,渴望通过手中的选票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方向。
此次选举结果的产生并非偶然,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因素。近年来,德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通货膨胀加剧,能源价格波动,给民众生活带来较大压力。社民党执政期间,在应对经济问题上的举措未能让民众完全满意,致使其支持率下滑。与此同时,德国选择党凭借对移民问题的强硬立场,吸引了部分对移民现状不满的选民,支持率大幅上升。而联盟党在经济政策和社会议题上的主张,契合了不少民众期望稳定发展的诉求,因此获得较高支持率。
按照德国《基本法》规定,选举后30天内必须召开联邦议院首次会议,由议员选出新的联邦总理。通常,获得最多选票的政党总理候选人会被提名为联邦总理。但如果议员们无法达成一致,历经3次投票均失败,总统将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在新政府完成组阁之前,原政府会继续履行职责。此次选举后,联盟党虽在得票上领先,但距离单独组阁所需的多数席位仍有差距,所以组建政府任务艰巨,各政党需要尽快开展组阁谈判,寻求合作契机。
默茨(资料图)
随着默茨上台,德国外交政策走向成为焦点。默茨表示德国外交政策目标是摆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希望尽快加强欧洲的自主性,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德国未来在国际事务中可能会调整与美国的关系,更加注重欧洲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转变将对欧美关系以及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而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同样备受关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众多国家建立紧密经贸联系,对于德国这个全球制造业大国而言,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多年来,中德在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众多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他们期望维持并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往来。
事实上,早在选举前,默茨就展现出对中德关系的重视。前几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默茨。外长指出,建交50多年来,中德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成为全方位战略伙伴,这是双方宝贵的资产。事实证明,德方奉行对华友好政策符合自身利益与人民愿望,也顺应全球化潮流。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中德合作带来新机遇。默茨回应称,德中关系基础深厚,过去50多年各领域合作发展显著,联盟党重视对华关系,愿推动德中合作取得更多成果,还表示德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愿为推动妥善解决欧中摩擦发挥建设性作用。
朔尔茨(资料图)
此次德国政坛变动,不仅改变了德国国内政治格局,还将在国际舞台上引发连锁反应。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德两国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德国新政府组建后,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需兼顾各方利益,制定合理政策。而中德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应在现有基础上,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未来,国际社会将持续关注德国的发展动态,以及中德关系的走向。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