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天心区沙湖桥小学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科学素养培育模式
湖南长沙天心区沙湖桥小学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科学素养培育模式
手持“体验卡”,孩子们就能到发明作品展、智能家居、机械切割、火箭制作、机甲大师、AI深度互动等“站”点打卡体验……2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举行了以“智创科技新篇,心绘思政宏图”为主题的2025年开学典礼。与众不同的是,学校在典礼中“植入”了一场全体师生参与的大型沉浸式科技游园会。
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养,是沙湖桥小学建校74年来的“矢志”。作为长沙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2023年沙湖桥小学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构建高质量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为发展目标,制订了创新教育特色“十四五”发展规划,前瞻性地提出了“创”教育理念(创智、创意、创造),从动力、知识、能力、思维和心态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心力课堂”新模式,形成了“心力”课程体系,以及集制度、管理、文化、教学等于一体的科创教育文化。
三年来,该校开发了“榜样的力量”校本课程,带领学生走进100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该校在“心力”课程体系中,着重打造了以“动手、动脑”探究性活动为主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创意美劳课程,设计了以“创意、创作”项目化学习为主的新传统文化课程、心理沙盘融合课程和新体艺课程,正着力开发周末网络亲子实验课程,充分利用正式学习环境、非正式学习环境以及网络虚拟学习环境,形成“三位一体”的科学素养教育全方位引导体系。
截至目前,该校在传统科普项目基础上开创了“沙湖桥杯”科创联赛、“三原色”背包课、知识产权月活动、创意发布会、创意美劳、红色科普电影节、科幻画大赛和讲座、科普小论文大赛等活动。在科创教育的推动下,该校近三年实现了学生科普参与率100%。学校科创特色有了更高的知名度。
沙湖桥小学校长刘佳利称,除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外,该校还充分利用湖南的科普场所、红色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优势,开发了“三原色‘背包课’”馆校合作系列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去年,我们策划并成功举办的首届‘沙湖桥杯’科创联赛还成功吸引到周边学校师生的积极互动与参与,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生动实践。”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