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瑞木: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植物
红瑞木: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植物
红瑞木(学名:Cornus alba),别名凉子木、红瑞山茱萸,是山茱萸目、山茱萸科、梾木属的植物。原产于亚洲,包括中国、朝鲜和俄罗斯,通常生长在海拔600-1700米的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该物种最早于1767年被命名。
红瑞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种子含油量约为30%,可供工业使用。同时,它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痢疾、肾炎、风湿关节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咯血、便血等疾病。
植物特征
红瑞木是一种丛生灌木,株高可达3米。树皮呈紫红色,幼枝有淡白色短柔毛。冬芽为卵状披针形,表面覆盖灰白色或淡褐色短柔毛。叶片对生,纸质,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突尖,基部呈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全缘或波状反卷。叶片上面为暗绿色,有极少的白色平贴短柔毛,下面为粉绿色,被白色贴生短柔毛,有时脉腋处有浅褐色髯毛。
种植方法
红瑞木喜潮湿温暖的生长环境,适宜温度为22-30℃,需要充足的光照。它喜肥,在排水通畅且养分充足的环境中生长速度非常快。夏季需要注意排水,冬季在北方某些地区可能会出现冻害。
繁殖方式
红瑞木可以通过播种、扦插和压条法进行繁殖。播种时,种子需要沙藏后春播。扦插可选用一年生枝条,秋冬沙藏后于翌年3-4月进行扦插。压条则可在5月将枝条环割后埋入土中,待生根后在翌春与母株割离分栽。
开花形态
红瑞木的花期在5-6月,开花时形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序较密,花朵为乳白色,被白色短柔毛。总花梗呈圆柱形,同样被淡白色短柔毛。花小,颜色为白色或淡黄白色,花瓣呈卵状椭圆形。果实为乳白色或蓝白色,成熟期在8-10月。
观赏价值
红瑞木的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色彩上。秋季时,叶子呈现鲜艳的红色;小果为洁白的颜色;老干全年保持暗红色;枝桠则为血红色;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这种独特的色彩搭配使其成为园林造景中难得的异色配色树种,同时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在园林应用中,常将其丛植于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以获得红绿相映的视觉效果。
生长习性
红瑞木属于直立茎形植物,叶片对生,椭圆形。它需要中等强度的光照,开花季节在春季,培育难度为中等。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4℃,土壤酸碱度范围为6±0.5(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