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深度阅读 】中世纪作曲家——迪费
【音乐考研深度阅读 】中世纪作曲家——迪费
为什么说迪费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因为他可能是最早把世俗音乐用于弥撒曲中的作曲家。尘归尘土归土,当太阳和星球的光芒慢慢黯淡下去,我们的灵魂便离开肉体升向天堂。在西方的信仰中,尘世和天国隔着生死,在现世中是难以逾越的。现世中的劳苦愁烦使得人们仰慕着天国,一切文艺都描写和歌颂另一个美丽的世界,尽管它亦是来自于人类的创造。直到文艺复兴前期,艺术家们把视线落在了俯仰之间的尘世,于是生死如一,天地一如。
迪费是十五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被广泛的传抄、印制和演奏。复调音乐在他的作品中开始萌芽。历代所有的著名作曲家几乎都从他的作曲元素中吸收了营养。迪费死后十年,他的大部分作品被广泛的传抄令人印象深刻,那时乐谱尚不能批量印刷。
纪尧姆·迪费(法语:Guillaume Dufay,1397年8月5日-1474年11月27日),又译杜费。Dufay或作Du Fay,勃艮第乐派作曲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过渡期的代表性作曲家。迪费是一名教士的私生子,幼时曾在康布雷的大教堂当唱诗歌童,后来到在意大利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迪费的主要作品是弥撒曲masses、经文歌motets等各种当时主要的宗教音乐体裁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世俗歌曲。因为多了世俗的烟火气,他的音乐充满了热情的和声和感情丰富的旋律并预示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
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咏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弥撒祭曲活动分为“主日弥撒”和“节期主日弥撒”两部分。弥撒所演唱的词与曲均固定不变,节期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不同。常用曲调有20余种,在一整套弥撒曲中,这些曲调仿照套曲曲式组织而成,并且只用一种调式。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升阶经”、“哈里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
迪费虽然不是五乐章定旋律弥撒曲的创始者,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真正确立起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他为这种体裁确定了四声部织体的复调合唱方式。在他后期创作的弥撒曲中,固定声部已不再像中世纪传统习惯那样总是在最低声部,而是改在次低声部出现。他的四个声部自下而上已固定为:低声部、固定声部、高对应声部、旋律声部或最高声部。在这样的织体中,迪费将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像主导动机一样将弥撒曲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乐曲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