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檗文化为何吸引海内外学者目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檗文化为何吸引海内外学者目光?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6A097WX00

黄檗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其影响力远播至欧美等地。近日,"黄檗花开香两邦——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州举办,多位中外学者齐聚一堂,探讨黄檗文化在文化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潜力。


11月5日,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黄檗花开香两邦——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州开幕。图为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院长、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致辞。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表示,隐元禅师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代表人物。350年间7次获日本皇室敕封加谥"严统大师",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1654年,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经义,带去中国先进文化和科技,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正向的深远影响,使黄檗文化在中日两国生根开花。隐元禅师代表的黄檗宗文化成为日本佛教重要流派,兴盛时宗门下寺院达1500多座,现存500余座。

福清市善德明代魏氏乐谱文化研究交流中心董事魏若群指出,渡日黄檗僧众在儒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对日本近世文化影响深远。如煎茶道、电脑中日文使用的明朝体字体等都是黄檗文化元素。


11月5日,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黄檗花开香两邦——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州开幕。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在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足羽与志子看来,"若视隐元禅师东渡为第一波中日黄檗文化传播浪潮,当下是与之相当的第二波。"

足羽与志子表示,近年来中方积极推动与日方的佛教文化交流,成为第二波的强大爆发力与原动力。以福建为例,中国佛教的文化交流,不限在古黄檗,也正在扩大到福建省临济宗名刹及整个福建省佛教。

从更宏观角度看,足羽与志子提出,佛教文化传播存在"文化回流"现象,包括佛教在各国间的传出与传回、传播路径追溯,如今这种交流已延伸至欧美、非洲等地,"佛教世界之回正在形成且连接整个世界"。


11月5日,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黄檗花开香两邦——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州开幕。图为福建省佛教协会和日本黄檗宗互赠礼品仪式。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东亚系教授吴疆发现,与黄檗文化相关的实物,包括书籍、绘画、书法作品等,在近现代逐渐流传至欧美,很多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艺术馆都有相关收藏;去年,在隐元禅师350周年圆寂之际,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举办的线上书画展,在欧美多地收获了良好的反响。

"除中日外,欧美对黄檗文化的研究兴趣也很大。"吴疆表示,黄檗文化其核心就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禅宗角度审视,黄檗文化明心见性的特质对人心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在吴疆看来,当前黄檗文化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例如,黄檗祖师和弟子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书籍和语录,这些珍贵资料大多处于未整理和未翻译的状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翻译工作拓展到英语、西班牙语等国际语言,对于促进黄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原文来自中新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