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韧带高清图解:内侧副韧带与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
肘关节韧带高清图解:内侧副韧带与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
肘关节是人体上肢的重要关节之一,其稳定性依赖于复杂的韧带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肘关节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的组成与功能,并结合MRI影像特征,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关节的解剖学知识。
解剖要点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尺桡骨近侧关节。关节周围有很多韧带和关节囊,对维持关节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肘部示意图。内侧视图(a),展示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内侧副韧带的前束(A-MCL)、后束(P-MCL)和横韧带(T-MCL)。外侧视图(b),展示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尺侧副韧带(LUCL)、桡侧副韧带(RCL)和环状韧带(AL)。
肘关节韧带结构
尺侧副韧带(UCL)
尺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囊内侧,起自肱骨内上髁,纤维呈扇形分布,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前后缘。尺侧副韧带分为三部分:
- 前束:起自肱骨内上髁,止于尺骨冠突内侧的高耸结节,是防止外翻的主要结构。
- 后束:起自肱骨内上髁下表面,止于尺骨鹰嘴内侧。
- 横束:起自高耸结节,止于尺骨鹰嘴内侧。
连续冠状面FS PD权重MRI(a至c)显示了内侧副韧带复合体(A-MCL)的前束完好(白色星号)。它从内侧髁(ME)的下部延伸到尺骨结节(白色箭头)。请注意正常近端A-MCL的典型条纹外观(白色箭头)。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
- 桡骨环状韧带: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
- 桡侧副韧带:起自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环状韧带外侧
- 外侧尺骨副韧带:起自肱骨外上髁后表面,止于尺骨旋后肌嵴
正常的外侧副韧带。( a ) 显示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的图,包括桡侧副韧带 (RCL)、外侧尺侧副韧带 (LUCL) 和环状韧带 (A)。( b ) 冠状脂肪饱和 T1 加权图像(MR 关节造影)显示桡侧副韧带(箭头)位于总伸肌腱(箭头)深处,并在远端与环形韧带(小箭头)融合。( c ) 更靠后的图像显示了 LUCL(箭头),它在桡骨头后面插入尺骨的旋后嵴。还要注意远端尺侧副韧带的部分撕裂,形成“T 形”(箭头)。
桡侧副韧带
位于肘关节囊外侧,起自肱骨外上髁,分成两束,从前后包绕桡骨头,止于尺骨的桡骨切迹前后缘。
连续冠状面FS PD加权MRI(a至d)显示完整的尺侧副韧带(白色星号)和桡侧副韧带(短箭头)。尺侧副韧带环绕桡骨颈的后部。环状韧带(长箭头)、伸肌总腱(白色箭头)。外侧鹰嘴突(LE)。尺骨的旋前嵴(SC)。
桡骨环状韧带
呈环形,由前后和外侧三面环绕桡骨小头,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前后缘。
轴向FS PD加权MRI(a至d)和矢状FS PD加权MRI(e),显示完整的环状韧带(白色星号)。环状韧带的前部附着(白色箭头)。环状韧带的后部可能有窗孔状结构(箭头)。环状韧带环绕桡骨头的周边(b至d中的白色星号)。
外侧尺骨副韧带(LUCL)
起自肱骨外上髁后表面,止于尺骨旋后肌嵴。
冠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显示正常的外侧尺骨副韧带(箭头),远端附着在尺骨旋后肌嵴。
病理机制: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保姆肘,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由于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薄弱,当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外力牵拉后,桡骨头从环状韧带脱出,导致环状韧带嵌顿于肱桡关节间隙,当外力消失后,桡骨头不能回到正常解剖结构,且向外侧移位所引起的疾病。
儿童外伤性肘后脱位。矢状面T2WI图像显示桡骨头(R)相对于肱骨远端(C)后移,其间夹有移位的环形韧带(箭头),注意完整环形韧带内信号强度增加,提示韧带扭伤或拉伤。
肘部脱位后患者的连续轴向STIR图像显示,在左侧图像中,环形韧带后插入处撕脱骨折(箭头),尺骨下方骨髓水肿(红色星号)和桡骨头挫伤(蓝色星号)。在右侧图像(箭头)中,尺骨插入处显示了远端LUCL的相关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