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治疗湿疹的常用口服中药方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治疗湿疹的常用口服中药方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91160.com/doctors/articledetail/docid-11532/articleid-521875.html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和鳞屑等多形性皮损,伴有剧烈瘙痒。中医中药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机体内环境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本文将结合“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为您介绍几种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

中医认为湿疹是素体禀赋不耐,肤感风湿热邪,藴结肌肤引起的,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血虚风燥所致。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个证型,不同的证型代表着湿疹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方剂治疗。

1. 湿热浸淫证

适用于急性湿疹,主要方剂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组成:

  • 龙胆草(酒炒)(6g)
  • 黄芩(酒炒)(9g)
  • 山栀子(酒炒)(9g)
  • 泽泻(12g)
  • 木通(9g)
  • 车前子(9g)
  • 当归(酒炒)(8g)
  • 生地黄(20g)
  • 柴胡(10g)
  • 生甘草(6g)

加减方法:

  • 肝胆实火热盛,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泻火
  • 若湿盛热轻者,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
  • 阴囊囊肿,红热甚者,加连翘、黄芩、大黄以泻火解毒

2. 脾虚湿藴证

适用于亚急性湿疹,主要方剂为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除湿胃苓汤

  • 防风(3g)
  • 苍术(3g)
  • 白术(3g)
  • 赤茯苓(3g)
  • 陈皮(3g)
  • 厚朴(3g)
  • 猪苓(3g)
  • 山栀(3g)
  • 木通(3g)
  • 泽泻(3g)
  • 滑石(3g)
  • 甘草(1g)
  • 薄桂(1g)

加减方法:

  • 疼痛明显,日久不退者,加化瘀通络之品,如郁金,元胡索、乳香、没药、丹参
  • 壮热严重者,若侵及目睛时,可加羚羊粉0.1-0.15g冲服
  • 若热象较著则加板蓝根、双花、土茯苓
  • 湿较著者加车前子、茵陈、薏米仁之品

参苓白术散

  • 人参
  • 茯苓
  • 白术(炒)
  • 山药
  • 白扁豆(炒)
  • 莲子
  • 薏苡仁(炒)
  • 砂仁
  • 桔梗
  • 甘草

目前市场上有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销售。

3. 血虚风燥证

适用于慢性湿疹,主要方剂为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当归饮子

  • 当归(30g)
  • 白芍(30g)
  • 川芎(30g)
  • 生地黄(30g)
  • 白蒺藜(30g)
  • 防风(30g)
  • 荆芥穗(30g)
  • 何首乌(15g)
  • 黄芪(15g)
  • 炙甘草(15g)

四物消风散

  • 当归(9g)
  • 川芎(6g)
  • 赤芍(12g)
  • 干地黄(15g)
  • 防风(6g)
  • 荆芥穗(6g)
  • 白鲜皮(15g)
  • 生薏苡仁(18g)

湿疹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可以从调理体内内环境方面起到基础性治疗的作用,还需要配合以外用的中成药物、外用激素类药物、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治疗,尤其是外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湿疹的一线用药,也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此外还有合理使用护肤品,避免接触过敏原,主动维持治疗,以及长期的预防和保护,对湿疹的治疗、防止湿疹复发非常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