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8/12/52166796_1125652340.shtml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于2023年10月14日由中华护理学会发布,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临床护士在成人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操作流程与方法,提高疼痛护理效果与质量。

制订背景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72h,通常持续3~7天。据报道,60%~75%的患者会经历中度及以上的术后疼痛。有效的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是保证镇痛效果的重要环节,但我国疼痛护理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相关评估制度不健全,疼痛评估内容、频率无统一的标准,术后疼痛评估工具的应用有一定的主体偏好,且术后疼痛处理流程和记录尚不规范,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术后疼痛护理效果与质量。

本次制订标准旨在规范成人手术后患者疼痛评估流程与护理措施,提高护士主动参与术后疼痛护理的意识,指导疼痛护理实践,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成人患者在手术结束至出院时发生急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包括评估工具、评估结果、评估时机、评估内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主要内容及重点

本标准主要涉及疼痛评估与护理两个核心要素,概括了成人手术后的疼痛评估工具、结果、时机和内容,不同疼痛程度的护理措施,疼痛健康教育,术后镇痛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护理要点,为术后疼痛护理的规范化实践提供参考。重点内容如下:

1.应对所有手术后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遵循预防为主、多模式镇痛的原则实施镇痛措施。

  • 强调无论手术类型、级别,每位患者术后 均应进行疼痛评估。
  • 明确术后疼痛护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多模式镇痛”原则,即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专科手术后常见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术后潜在并发症与疼痛相关的临床表现来提供预见性护理;在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作用和职责除了执行镇痛治疗医嘱外,还应包含主动疼痛评估与复评、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观察、非药物镇痛、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

2.评估方法与内容

  • 指出疼痛评估的全面内容包括是否存在疼痛,疼痛的部位、强度、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对术后功能活动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具体评估的方法为:①通过每日询问是否存在疼痛进行疼痛筛查;②对于存在疼痛的患者,每次都应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便尽早发现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等影响康复或预后的因素;③对于疼痛强度的评估,建议根据患者能否进行言语或行为交流、是否进行重症监护或开展功能活动等来选用适宜的评估工具,注意运用脸谱法评估成人尤其是老年人术后疼痛时要使用修订版本评估工具FPS-R。

3.评估时机

  • 明确常规评估时机包括转科交接时、每天至少一次、出院时,建议使用PCA泵者每班至少一次。
  • 强调动态复评对于疼痛控制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在镇痛治疗后、疼痛缓解至轻度疼痛或无痛前,应进行镇痛效果的动态评价。复评时机根据镇痛途径而异,一般静脉给药后5~15 min,皮下或肌内注射后30 min,经口或直肠给药后1 h,或者根据药物说明书上血药浓度峰值时间来定。如采取措施后,中重度疼痛仍未缓解或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需调整镇痛方案,再按照前述评估时机复评,直至实现疼痛控制目标。

4.护理措施

  • 要求根据有无疼痛和轻、中、重不同的疼痛强度,落实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其中疼痛预防措施适用于所有的手术后患者。
  • 指导护士主动参与疼痛预防,包括术后体位管理、合理安排药物镇痛时机、健康教育,既要按时给药,又要关注疼痛对功能活动的影响,在活动前实施预防性给药。
  • 强调应重视疼痛对功能锻炼的影响。对于FAS评定为C级疼痛者必须调整镇痛治疗措施,使功能锻炼所致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可避免患者疼痛灾难化认知,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 镇痛治疗期间,除关注镇痛效果外,还应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掌握其护理要点。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镇痛不全、胃肠道反应、尿潴留等,而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主要见于阿片类药物。
  • 使用PCA泵者,还应观察和交接装置的运行状态,对椎管内或神经阻滞镇痛患者应观察跟该技术相关的潜在并发症。
  • 术后疼痛突然或持续加剧时,应警惕病情变化,考虑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甚至生命危险。

5.健康教育:

规定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主动报告、正确使用工具报告、非药物和药物镇痛的方法、及时报告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是增加患者疼痛相关知识,促进主动参与术后疼痛管理,尽早恢复到最佳功能状态。

小结

《标准》规范了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流程与护理措施,为疼痛护理实践规范化提供支持。由于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标准的落实与推广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支持与响应,使患者在院期间得到个体化镇痛管理,提升疼痛护理质量与安全。

本文原文来自中华护理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