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及作品背景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及作品背景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oxuemeng.com/gushici/597731.html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一篇经典历史散文,讲述了烛之武如何凭借智慧和口才说服秦伯撤军,从而解救郑国的故事。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和作品背景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这篇千古佳作。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

  1. 烛之武:
  • 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 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
  • 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
  1. 佚之狐:
  • 伯乐: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
  1. 郑伯:
  • 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柬,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

烛之武退秦师作品背景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