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阳:电池技术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王朝阳:电池技术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王朝阳,1964年出生,浙江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领域的杰出教授。他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是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同时担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并在北京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中担任专家。
人物经历
王朝阳教授的学术生涯始于浙江大学,1984年获得热物理工程学系(现能源工程学院)内燃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屠传经教授)。1994年,他获得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William E. Diefenderfer讲席教授,同时担任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此外,他还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电化学学会(ECS)电池分会执行委员、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高级技术顾问等职务。
学术兼职
王朝阳教授在多个学术期刊担任编委,包括《国际氢能杂志》(Int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国际能源研究杂志》(Int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eTransportation、《传热学前沿》(Frontiers in Heat Transfer)等。
研究方向
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传递、材料、制造与数值模拟。
主要成就
王朝阳教授拥有140多项美国专利与国际专利,著有2本英文著作(其中一书已被翻译成中文),并在《自然》《自然能源》《Joule》《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220多篇论文。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谷歌学者引用量达到3.5万次,H-index高达103。
他发明了全气候电池(ACB)、10分钟快充电池 (FCB)、硕安电池(SEB)、常温全固态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原创知识产权。这些专利技术不仅受到全球主流媒体的关注,还被北京2022冬奥会及宝马、北汽、广汽、宇通、福田等知名企业采用。
荣誉记录
王朝阳教授曾被科学观察(ScienceWatch)评为全球能源和燃料领域在1999年至2008十年间最有影响力的20名科学家之一。2020年,他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能源领域排名中位列第20位,同时被列为全球工程类高被引科学家。
他曾获得美国科学基金会生涯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荣誉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美国宾州工程学会卓越研究奖、2006年度宾州工程协会的重要研究奖等荣誉。
其创建的电化学发动机研究中心在2009年被美国日报(USA today)评为燃料电池研究机构全球第一名。2011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电池制造实验室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期间受到专门报道,被誉为“美国达到一百万辆电动汽车宏伟计划的技术和人才来源地”。
2007年,他当选为ASME Fellow。2019年12月3日,他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