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传统篆刻艺术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以上海师范大学松江未来实验学校为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传统篆刻艺术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以上海师范大学松江未来实验学校为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9072321_121124210

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篆刻艺术可以领略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面貌和风俗民情。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大的文化传承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美育教育教学中广泛实践。目前,上海教育对篆刻发展历程、篆刻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及篆刻美育的发展进程等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松江未来实验学校积极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工作,将篆刻艺术教育在实践中落实。在上海市艺教委篆刻专业组的指导下,学校将数字技术、机械手段等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篆刻技法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数字篆刻”在近阶段有了显著的成效。

上海师范大学松江未来实验学校陈萍老师、吴欣桐老师于前期准备工作中结合《大众篆刻十八讲》一书查阅大量篆刻发展历程、创新性、实用性的知识技法有关的研究文献以及目前业界已有的学术成果,以此夯实学校篆数字篆刻教育教学研发的基础。面对如何将传统篆刻艺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在市艺教委为学校提供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学校书法篆刻组联合信息科技专职教师张轶轩,将数字篆刻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进行了多种尝试并逐步完善优化(图1)。


图1

学校运用“小刀郎”软件以及现有的3D打印技术逐步优化数字篆刻作品。首先学校使用设计软件根据篆刻艺术的设计思路对印稿进行设计并生成印稿。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字体选择、图案编辑和布局调整等。完成设计后,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到3D打印机中(图2)。在导入过程中,可能需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以确保其符合3D打印机的打印要求。根据预设的参数和工艺要求,将设计好的印章模型打印出来。数字篆刻的呈现形式可以自动完成篆刻过程(图3),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相比传统手工篆刻,数字篆刻的效率显著提高。打印完成后,需要对印章进行后期处理,包括去除支撑结构、修整模型表面、打磨抛光等步骤。这些处理步骤对于提高印章的质感和美观度至关重要。

图2
图3

实验过程中,对于窄小的印面以及文字的细节部分,3D打印出的篆刻作品需要传承并且同样要具有风格特点如有刻刀凿刻过的痕迹,这些痕迹都是很细小的(图4),一般的喷嘴组件还不够具备打印这些细微处的条件,在多次实践和尝试后,根据印面细节,适当选择更加小尺寸的喷嘴来打印成品(图5),进行繁琐的后期处理工作来提高作品的质感和美观度,最终有了可观的成品。过程中,是传统篆刻艺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陈萍老师以钻研于篆刻艺术的传承理念,同时又打破的往常的传统篆刻手法,带给篆刻艺术教育更多的可能性,学生们的想法亦能得以更好的实现。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篆刻作品,作品即可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图4
图5

通过在上海师范大学松江未来实验学校的科研教学实践,深入了解篆刻艺术教学情况,切实可行地通过实践教学、反思问题等途径研究篆刻艺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法。学校篆刻教学、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实践紧紧围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资源篆刻(初级)(中级)》(图6)展开,并在教学实践后的基础上进行,剖析教材、教学对策,为完善跨学科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传统篆刻教学往往受限于工具、材料和时间等因素,难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普及和深入发展,数字篆刻艺术教育的出现,为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数字篆刻艺术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以确保这一教育模式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图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