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生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全面指南
球生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全面指南
球生菜,又称西生菜、圆生菜,是一种菊科莴苣属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球生菜不仅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还含有干扰素诱生剂和原儿茶酸,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其茎叶中的莴苣素还具有镇痛、催眠等药用功效。
球生菜的根系发达且浅生,叶片大而叶柄短,叶片边缘有叶耳抱茎而生。其叶球形状多样,包括圆形、扁圆形和圆筒形等,单个叶球的重量通常在400-750克之间。叶片质地柔嫩,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茎部中空,含有乳汁。
环境要求
球生菜是一种喜冷凉、忌高温的作物。种子在4℃以上即可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15-20℃。幼苗能耐较低温度,在日平均温度12℃时生长最为健壮。叶球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3-16℃。虽然目前有些品种可以耐受较高温度,但在雨季前最好能及时采收。
球生菜是长日照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光线不足会导致结球不整齐或结球松散。
土壤方面,虽然球生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为了获得良好的叶球,最好选择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如果土壤偏砂瘠薄或有机肥施用不足,容易引起各种生理病害。
水分管理上,球生菜的根系入土较浅,结球前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保持土壤湿润。结球后则需要较低的空气湿度,土壤水分过多或空气湿度较高容易引起软腐病。
栽培技术
在品种选择上,生产中多选择耐热、早熟的品种,如皇帝、京优1号。如果要求叶球较大,可选用阿尔盘中熟品种。
播种期的选择
球生菜喜低湿度及冷凉的环境,秋季栽培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也可以在早春在保护地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
播种育苗
先将种子浸几分钟后用湿布包起来,注意通气,放于15-20℃环境中催芽,经2-3天发芽即可播种。营养杯育苗法用种量少,苗成活率高,苗壮,而且定植时保持根系完好,定植后生长快,包心早。营养杯育苗土配方为泥土6份、堆肥3份、谷壳(或蛭石)1份,并加入少量硼砂,混匀后入杯。每杯播2-3粒种子。播后覆盖1层薄土,再盖稻草,淋足水分。有的地区采用穴盘育苗,成苗效果也很好。
苗期管理
播后2-3天出芽即可揭去稻草,揭草不及时易产生高脚苗。夏季播种育苗,要搭阴棚,既可防雨水冲击,又可遮荫。出苗后,每天早、晚淋水。播后约2周进行间苗,除去弱苗、高脚苗,保留1株健壮的苗。苗龄15天后可施稀薄尿素,一般苗期25-30天。
整地施肥
前作收后应立即深翻晒垡熟化土壤。定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7-10千克、尿素10-15千克充分拌匀。雨季畦宽1米、畦高20-25厘米,双行定植;旱季畦宽2-3米种6-9行。
栽苗
定植时最好两行间错档栽植,种植密度依品种及播期而异,早熟种稍密,中晚熟种稍稀。密度30厘米×40厘米,每亩定植5300-5500株,一般栽后5-6天可缓苗。
浇水、施肥
幼苗从定植到缓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定植水要浇足,7天左右再浇一次然后中耕保墒。以后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菜发棵期和包心前期需水量多要经常保持湿润。已经结球了则应当控水防止裂球和烂心。在莲座期随水追一次氮肥,每亩施硫铵15-2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在包心时每亩应追施一次7千克的硫酸钾,还可用0.2%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叶面追施。
中耕除草
定植后浇2-3次水,缓苗后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及时进行中耕,使上面疏松,增加透气性,在未封垄前,应进行第三次中耕,并及时除草,中耕不宜过深。
采收
结球生菜从定植至采收,早熟种约55天,中熟种约65天,晚熟种75-85天。但以提前几天采收为好。采收标准,可用两手从叶球两旁斜按下,以手感坚实不松为宜。收获前15天控水。收获时选择叶球紧密的植株自地面割下,剥除老叶,留3-4片外叶保护叶球,或剥除所有外叶,用聚苯乙烯薄膜进行单球包装,并及时转入冷藏车厢运出销售,运贮适宜温度为1-5℃。
主要价值
结球生菜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1克,脂肪0.3克,矿物质1.2克,纤维素0.5毫克,钙50毫克,磷28毫克,铁2.4毫克,胡萝卜素0.99毫克,维生素C10毫克。结球生菜风味别致,无论生吃、炒食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主要原料。结球生菜耐贮运,可保鲜出口,近年来发展很快。
本文内容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岩提供。